本报记者 袁志勇 通讯员 黄显斌 洪建国
■ 人物档案王福生:医学博士,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卫生部体细胞(干细胞)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73项目免疫学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分别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国内外10多家著名的Hepatology、PloS ONE、Immunology、Hepatology Internatioal和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学术杂志的编委。 2011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突出个人贡献奖和全军科技重大贡献奖。
想采访王福生,是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之后。得知一个医生拿到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容易。约了几次,近日终得成行。
他是一个谦和的人,采访中,每遇到专业难懂问题,他就拿出一本《免疫细胞与肝细胞治疗肝病》科普小册,耐心细致地讲解。
他是一个严谨的人,谈到学问和治病,他强调更多的是“务实”。
他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尽管取得许多成就,但他总觉得自己为病人做得还不够。
走近王福生,你会明白一个医生的真实情怀:要使乙肝患者成为健康人。
一种作风,带来多项成果
王福生出生在安徽枞阳的一个小山村,初中时,他在书店偶然看到一本科普书《征服病菌的道路》,随后买回了家,这本书让他对细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1989年,已经拿到医学硕士学位的王福生再次考取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师从吴祖泽院士。
“他是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典范。”王福生这样回忆导师吴祖泽,“他基本每天都会问我科研进展怎样,看了哪些文献,得了怎样的数据,还要去我的实验室看实验进度,指出我的不足。”
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对王福生的从医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治病还是做科研,他都要求自己: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在他所在的解放军第302医院(以下简称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他提出七字方针:二艺、三心、四能力。二艺指实践和理论的技艺;三心是指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四能力是指要有很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他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中心副主任张政这样评价王福生,“他这次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光搜集病例,就坚持了十几年。”
据介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王福生就开始泡在302医院病案室搜集乙肝患者治疗的资料。那时候没有电子病例,就靠手写、靠复印,还要整理、归类、分析,工作量十分繁杂。王福生坚持了十几年。
十几年的坚持,换来了4000多例乙肝患者样本,在此基础上,王福生完成了“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研究成果,并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谈起这段经历,王福生说:“做临床科研,不务实一点,怎么能出成果?”
也许是凭借严谨务实的作风,十几年来,王福生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约25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83篇,影响因子总分大于440,作为负责人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二等奖4项。
一种疗法,摘掉乙肝歧视的帽子
在长期的从医生涯中,王福生和太多的乙肝患者打交道,很多人因为病情缘故,在工作、生活中备受歧视。
“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感受。”王福生说,“当时特别想找到一种方法,能帮他们摘掉被歧视的帽子。”
因此,一直以来,他把慢性乙肝临床诊治面临的难点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2000年,长期关注国外前沿动态的他提出了免疫细胞治疗慢性肝炎的想法。
说干就干,务实的王福生是个行动派。
“那时他很拼命,天天查文献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动态,有的还要找到联系方式,和对方沟通、交流、请教。”张政回忆,“动物试验就不说了,光临床试验,病人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一个找来,他非常耐
心并不厌其烦给病人做讲解,并不辞辛苦全力细心组织课题组做好随访工作。”
不过谈起这些往事,尽管当时的病人都是免费治疗,但王福生却表示:“很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支持,也没有我今天的成果。”
现在,王福生及其团队已经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第一个获得CIK细胞临床治疗批文。CIK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十年来治疗肝病患者近千例次,安全性达100%,该成果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本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成功,王福生却感觉到责任:要让更多的医疗机构掌握该方法,但医疗硬件、专业人员的培训、后期的随访都从一定程度限制了该疗法的推广。他这样告诉记者:“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幸福,在于研究成果能被用于实践并产生效益,而不只是成绩本身和发了多少文章。我希望我们的疗法,能帮更多乙肝病患者摘掉被歧视的帽子,开心的工作和生活。”
一种理念,要让肝病患者健康地生活
从乙肝病患者到健康人有多远?
“要经过3座‘大山’。”王福生形象地说,这三座“大山”是:病毒持续在体内存在;肝脏病理学异常(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等);机体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紊乱。
在研究“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过程中,通过对4000多例病案的分析,王福生发现:这三座“大山”并非不可翻越。为此,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乙肝治疗的 “爬坡假说”。
“对乙肝患者首先进行最基本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乙肝病毒 DNA复制和抗原合成,为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压’,同时进行保护肝脏治疗,阻断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王福生解释说,“仅抑制病毒复制似乎仍无法恢复受损的免疫系统,须借助外力进一步提高机体抗病毒免疫功能,即在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基础上联合有效的免疫调节治疗,帮助患者发生HBeAg(乙肝核心抗原)和HBsAg(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充分恢复患者抗病毒免疫应答,最终达到持久清除病毒、恢复机体保护性免疫的目的。三步走,变三座‘大山’为一个‘斜坡’。”
“它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假说,而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和长期的随访得出的结论。”张政说。
乙肝患者孟某,经两年的拉米夫定治疗产生耐药,在302医院经过4次免疫细胞治疗,随访5年,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肝功能一直正常。
慢性乙肝患者程某,肝脏衰竭,在302医院系统治疗后,经随访,已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工作和学习。
……
“如果能有效,能把乙肝患者变成健康人,即使再多一些实践,再多一些时间随访,也值得。”王福生说。
————■ 延伸阅读————
“做医生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2010年,王福生所在的科室来了一个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这位年近50的男性患者在外地求医多次。
“基本他自己也算是半个专家,对医生的每项处理都喜欢刨根究底,而且还有点不信任。”王福生回忆。
于是科室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边是病人上网查完资料后对医生不断的质疑,一边是王福生为病人设计个体化的治疗,并像教学生一样对病人细心地解释治疗的原理。
“他对该患者一丝不苟,真正做到了医者父母心。”科室李元元医生回忆,后来该病人特别信任王福生,接受了2次细胞治疗,效果很好。
据介绍,在王福生从医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和病人吵架,病人投诉的现象。
“我从外地赴京,王主任热情细心接诊,很专业,病情一个月见效。非常感激他。”一位来自福建厦门的患者诚恳地告诉记者。
对此,王福生说:“做医生除了要有一颗平常心之外,还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无论在接待病人还是选择治疗,以及和病人相处,要学会多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敬病人,相信做到这几点,医患矛盾就会少很多。”
“传染病工作要后继有人”
在王福生的研究所里,对争取到的重大研究项目都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子课题多由年轻人(包括在学的研究生)承担,大型先进仪器由年轻人负责管理。所里还制定措施,为大家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打破资历框框。
“这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张政说。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科研团队更具后发优势,就得培养年轻人,而传染病工作更要后继有人。”王福生这样解释他的做法。
据了解,这些年来,王福生先后招收和培养博士生37人、硕士生36人、在站博士后2人。他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李永纲主任医师已经成为临床科主任、研究生导师,在工作上已独当一面。还有施明和张政两位年轻的教授,他们分别都已经成为该院重点科室的研究室主任。
“妻子是我的温馨港湾”
“军功章有她的一半。”谈起家人,王福生最感谢的是他的妻子。
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妻子承担了全部家务和教育培养孩子的重担。前两年家里装修房子,妻子不但没让王福生分心,还在家中特地搞出一间安静的“办公室”。当王福生在家工作得十分疲劳的时候,妻子才让孩子和他玩耍,给他解闷……每当听到妻子说:“儿子,别吵,爸爸在工作。”时,王福生的心中就会涌现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和感觉。
“她付出了她的一切。当我苦恼时,她尽量开导我,使我从中解脱;当我碰到困难时,她鼓励我不要退却;当我沉浸在成功的欢乐中,她与我分享,第一个祝贺我,也第一个给我泼凉水;我有什么新的想法,她是我的第一个听众,与我一起讨论……”王福生动情地说:“她是我的温馨港湾。”
说到这,记者从这位中年男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幸福。
(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