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专家访谈 >

新闻晚报:八大专家共谈“乙肝复发”

更新时间:2012-11-23 09:44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6071
手机版地址:新闻晚报:八大专家共谈“乙肝复发”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倡导的主题是“积极行动,共抗肝炎”。通过抗病毒药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我们已经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但要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还有很大的难度。到目前为止,乙肝还是不可根治的疾病,治疗、停药、复发、再治疗是大多数乙肝患者都要经历的过程。据估计,目前我国慢性乙肝复发人数超过百万,如何减少乙肝复发、复发后如何治疗已成当前乙肝控制的重要问题。值此世界肝炎日之际,全国八位乙肝知名专家为大家点评乙肝复发的根源与对策。

点评专家:
●成军教授: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肝病中心主任
●徐小元教授: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
●谢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
●高志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余祖江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
●杨毅军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任红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刘克洲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乙肝为什么会复发

  成军教授:乙肝复发是不是哪一种药物的问题呢?不是这样。复发问题跟药物关系不大,最主要跟病毒本身的特点有关。在日前召开的 “慢性乙型肝炎复发再治现状及对策”研讨会上,成军教授指出:“目前在我国,慢乙肝停药复发比例超过50%。由于导致乙肝复发的根本原因是乙肝病毒的继续复制,因此复发后的再治疗必须得到重视。建议患者主动与医生沟通以往的用药史、治疗效果以及停药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再治疗方案。 ”

  刘克洲教授:我国大多数乙肝都是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就已经存在于体内,免疫系统不能识别乙肝病毒,拿乙肝病毒当成自身的一部分,等到成年后,由于病程已经很长,免疫应答还是不太完全。因此停药后,药物对乙肝病毒的打压消失了,加上患者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又比较弱,而使乙肝病毒的继续复制成为可能。

  乙肝复发,再治疗要更积极

  杨毅军教授:乙肝复发的直接表现是病毒载量增加、肝功能升高,这背后隐藏的是疾病进展、治疗难度加大和患者信心减弱等棘手问题。乙肝复发以后,导致炎症发生,加快疾病进展过程。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因为复发导致病情恶化甚至致死的病例也有发生,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谢青教授:乙肝初治的病人,他没有接触抗病毒药,就像一张白纸,上面很干净的,治疗背景很清楚,治疗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复发的病人病史很复杂,他以前用过什么药、效果怎样、停药原因是什么,都要考虑。相比初治,复发的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比较复杂,他们得病的时间比较长,炎症的程度也比较重,因此再次治疗的策略,药物选择和对患者的要求都不一样。

  高志良教授:乙肝复发以后,其实不用怕,再治仍然可以把疾病控制住。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的乙肝治疗指南,都明确指出抗病毒是治疗关键。从第一个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上市至今的十几年里,乙肝导致的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已经明显减少。医生们应该给乙肝复发患者做好思想工作,坚定他们再治疗的决心。

  余祖江教授:乙肝复发的口服抗病毒治疗好比去蜂窝捉蜜蜂,第一次治疗无法将其一网打尽,蜜蜂都散开来,很难对付,第二次就需要用一个更大的网。联合治疗就好比是第二次捉蜜蜂时那张更大的网。口服抗病毒联合治疗方案,原则是选取没有交叉耐药位点的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比如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案,两个药可以起到对乙肝病毒互相管制,协同作用的效果,拉米夫定能够抑制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病毒,阿德福韦酯又可以对拉米夫定不敏感的病毒起作用。这两个药物联合,确实能把病毒尽可能控制在较低水平,让耐药不发生,延缓疾病的进展。

  严把停药、监测两道关

  徐小元教授:医生在制定乙肝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一定要做到治疗方案个体化。目前口服抗病毒药物有四种,有的疗效强,有的安全性好,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应答情况也有差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能一刀切。另外对乙肝患者而言,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和e抗原阴性的患者,停药更要三思而行。

  任红教授:乙肝停药以后要密切监测,因为乙肝始终都有复发的可能。监测首先看病毒是不是在复制,就是HBV DNA的载量高不高,在高的情况下看肝脏有没有受到损害,如果肝功能是正常的,虽然病毒在复制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就没有必要去管它,只是需要监测。如果说肝功能不好,说明病毒已经引起肝脏炎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抗病毒治疗,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已经是肝硬化了,又发现有乙肝病毒,肯定就要马上治疗。

Tags: 复发  专家  共抗乙肝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