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4月6日报道了记者董碧水的一篇报道。报道中说浙江大学今年即将毕业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周一超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1死1伤。同时,记者也对此问题提出了有关人士的观点: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对于此,笔者颇有同感,但是在行刺人事干部的背后,恐怕远远不是一个心理方面的问题。
笔者身居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也知晓七、八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像报道中说的那样,他们并不好高骛远,他们就是想踏踏实实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恰恰是受某些媒体报道的影响,还有社会上存在的那种不良的就业观念的腐蚀,使那些未谙世事的高校毕业生经受不了外在物欲横流的诱惑,恨不得自己马上成为一个白领,甚至看不起社会上急需的蓝领职位。
单就行刺事件,我们就事论事,问题的关键可能出在了人事部门那一方。因为有大部分学生出身农村,对许多事看的很单纯,他们只看到了一方面。周一超就是,他笔试成绩与另一位同学并列第四,综合分排名第八,通常情况下,嘉兴市秀洲区召用9名公务员中有他。但是,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他感觉到有失公平,还可能认为人事干部有贿赂嫌疑,于是想教训一下这些所谓的“人民的公仆”。毕竟,现在关于腐败的报道太多了,他感觉到这好象是一场骗局,他受不了这些“伪善的欺骗”,或者他认为乙肝“小三阳”只是人事部门的一个不录用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们应该给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充分的了解事实,从而为踏入社会预演。笔者前些日子曾在“南风新闻网”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三下乡”当变为“常下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社会一方面要给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毕竟他们能跨入大学的门槛已经十分的不易,再加上某些高校的教师水平难以令人恭维,导致大学生在高中的基础上大踏步。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吹毛求疵,专提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条件限制毕业生,更多的同学看到了从政的曙光,禁不住再挤一次“独木桥”。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有好多让人无奈的一面,在大学生行刺人事干部的事件中,我们要更多的考虑一下社会原因,以及教育体制中的隐含的弊端,然后再加以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可能会减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红网观点】
(编辑:杨国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