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医疗进展 > 新药研制 >

如何看待治疗乙肝新药

更新时间:2006-02-28 20:02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412
手机版地址:如何看待治疗乙肝新药

  本文作者是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成军教授

  有一天,我在专家门诊遇到一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他特别健谈,对于正在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新型治疗药物和技术都有很多的了解,我惊诧于他对乙肝治疗的进展了解如此深入,同时得知他根本就不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人士。甚至他所了解的一些新的知识,都比医院低年资的专业医师还要多。但当问到他用什么治疗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他的乙肝的时候,他的回答令我感到痛心。他告诉我,目前的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疗效不好,且有很多的不良反应,所以他从来不用。

  这个患者或者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临床上遇见的许多患者都有类似的倾向。不注重目前可以得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而是将全部精力关注医学发展的未来。但是,当他需要治疗的时候,却连基本的治疗都没有进行。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相信科学 目前乙肝治疗无法“根治”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目前的医学不是一个“去根”的医学。临床上很多的慢性病,我们都不能找一个“名医”、“名药”一夜之间就“去根”。大部分的慢性疾患都要坚持靠科学的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良后果,而不是所谓的去根。

  其次,治疗慢性乙肝的传染科或肝病科的大夫并不比其他专业医师的水平低。之所以会造成“肝病医生水平不高”这一状态,因为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离患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另外也有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慢性乙肝带给患者的不仅是机体的病痛,还有严重的精神、心理压力。因为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一个患了乙肝的人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学、就业、婚恋、出国等都要受到“乙肝”所带来的煎熬,因此人们要求“彻底治好”的愿望特别强烈,所以大家都想要去根,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见到有糖尿病患者或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求医生给他“去根”。对于医生要求长期治疗,维持血糖或血压稳定的治疗策略也会欣然接受。为什么慢性乙肝患者对于类似的治疗策略就完全不接受呢?这就是精神和心理压力比较大的一个结果。因为有压力,所以强烈要求去根。但是,事实上,并不会因为患者有这样的要求,肝炎治疗的水平就会进步的稍微快一些。这就是症结所在。

  第三,关注新的药物核心的治疗技术的进展是应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为仅仅是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把目前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措施都一概排斥。这显然是不对的。

  我有一个辽宁的女患者,到我这里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到肝硬化、腹水阶段了。因为她有明确的乙肝病毒复制证据,目前又没有特别可靠的抗肝硬化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为了延缓病情的发展,我开始给她进行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并告诉她无论任何时候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都要及时告诉我。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疗效还比较满意,遵循我制定的治疗方案维持数年的病情稳定。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了,还是觉得我不能给她“去根”。置我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停药的关照而不顾,到当地的小诊所求治“去根”,小诊所打包票能够去根,前提是以前的治疗措施都停掉。结果治疗3周,花了上万元,病情急剧加重,只能等待肝脏移植了。

  还有一个患者比较年轻,家庭条件也不错,是“肝胆相照”网站的常客。经常在网上获得一些乙肝的防治知识。但是,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不切实际、比较偏激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治疗药物应用后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拒绝所有的治疗。

  目前国际互联网及其他通讯技术非常发达,患者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大量不同的信息。但是患者应该知道,这些所谓的“观点”,都是没有经过专业人士审核把关的,有些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未必。没有经过“过滤”的这些知识,非专业人士是很难进行区别对待的。如果你不幸把一些不太合适的观点奉为你生活和治病的金科玉律,这将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成军,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军医进修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现为内科传染病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助理。

  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炎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青年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常委、《中华传染病杂志》副主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传染病信息》副主编、《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和20种医学期刊的编委。

  目前承担国家“973”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主编并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业特长是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Tags: 新药研制  新药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