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hbvhbv.com/dispbbs.asp?boardID=1004&ID=362184
有关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简单说明:
治疗性乙肝疫苗目前国内有多家公司和医疗机构,在研制,目前主要有,上海复旦悦达的闻玉梅的乙克,重庆啤酒控股子公司重庆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联合开发研制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另外就是这次新闻中提到的,广东。
目前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并没有结论性的东西,只是在临床试验,效果和副作用以及适应症,要等到临床试验结束,才可以明确的知道。所以目前任何媒体的宣传和夸大,都是不可以盲目相信,也不可以盲目的求医。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相关资料:
据公开的资料表明,乙肝的治疗性疫苗,目前上面提到的前两家公司,是采用人工模拟抗原,主要针对免疫耐受的患者,通过重组表面抗原,使体内免疫系统产生应答,主要是细胞免疫,并产生记忆效应,并对相类似的病毒产生持续不断的应答,起到唤起免疫的功能。但是这只是期望能达到的效果,关于临床中的困难,以及疫苗的副作用均没有考虑,是否有过敏反应以及各种肝肾毒性,这些都是需要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和解决的。
但是重庆啤酒在此疫苗投入临床试验的时候,号称“能根治乙肝而不复发”,存在明显的夸大和误导嫌疑。
这次的治疗性疫苗,更蹊跷,并且仍然号称“我国首支”,并且在其宣传资料中,可以看到:
治疗性乙肝疫苗主要有三种,即蛋白疫苗、DNA疫苗及多肽疫苗。经过他所领导的科研组3年的研制,蛋白型治疗性乙肝疫苗已经获得成功,该疫苗是将原来预防性疫苗的浓度增加6倍,同时改变佐剂研发而成,该疫苗已通过多次试验,已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届时采用该治疗性疫苗与抗病毒相结合的方法将大大提高乙肝的治愈率。其它两种疫苗研制成功估计仍需五至六年时间。
所谓“三结合”治疗方案,是指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特异性免疫治疗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相结合;增强DC与T细胞功能的药物相结合。体现抗病毒治疗的多途径、多位点、主动和被动、抑制加清除等综合因素,达到临床治疗上高效和低复发。尤其是转氨酶升高的病例治疗效果最佳,病毒复制指标(HBVDNA和HBeAg)双转阴率达76.1%,较单一抗病毒治疗有大幅度提高。
只是把普通预防性疫苗剂量增大了6倍。而且只是批准了临床试验,但是张宜俊在广东省银行医院肝病中心却用于患者的治疗,也只提到HBVDNA和E抗原的转阴率(并非是血清转换),适应症是免疫有应答(肝功异常),但是,在患者自身有免疫应答的情况下,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也能达到这个比例。
后续报道
吹得神乎其神转眼“灰飞烟灭”治疗性乙肝疫苗遭查处
本报讯 “今天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紧急召见药品安全监管司宫岩华处长,责成宫岩华处长处理治疗性乙肝疫苗一事,下午3时,广东省药监局反馈信息:广东省药监局已经对广东省银行医院肝病中心进行了查处。”昨晚7时30分,正在北京参加培训的河南省肝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尚佳打电话告诉记者。
7月13日,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首支治疗性乙肝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一事,该文称:261例乙肝患者在广东省银行医院肝病中心使用治疗性疫苗等免疫调节剂,配合抗病毒药物的“三结合”疗法已经获得成功。消息登出后,许多乙肝病人纷纷到各地医院咨询,出现“扎堆”现象。
本报《生命周刊》于7月17日以大篇幅刊登了《治疗性乙肝疫苗到底有多神?》一文,并在一版配发评论《科学沾不得炒作》,最早对“首支治疗性乙肝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提出质疑。
药监部门昨日查处广东省银行医院肝病中心时发现,正常乙肝疫苗是6毫克,该中心却将疫苗剂量增加为60毫克。国家规定,进入二期临床的新药是不能收费的,而查处时发现医务人员却在出售治疗性疫苗,而且还存在捆绑销售胸腺肽注射液等问题。
尚佳称,新药的二期临床必须完全按照“双盲”试验标准进行,怎么能掺杂其他药物呢?如此一来,又怎样评价新药的疗效呢? (记者 蔡建华)
http://www.hnby.com.cn/papers/dhb/200407/22/222626/22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