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昨天传出消息,《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由复旦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确定了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
这项成果对于控制乙肝癌变、降低肝癌发病风险和战胜肝癌的医学、遗传学研究指出了新方向。
八成肝癌患者曾患乙肝
肝癌是全球致死率高居第三的恶性肿瘤。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肝癌。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称,我国目前总计有9300万乙肝病人,占全世界乙肝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每年有35万至40万的肝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人总数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肝癌病人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为什么有些乙肝患者发生癌变,而另一些却没有发生?复旦大学牵头研究的成果对此作出了回答。
找到关键“密码”
复旦大学牵头的课题组联系了国内外30个课题组,66位学者开展协作攻关,收集了国内7个地区、总计1179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细胞DNA样本。包括5480例有乙肝病变的肝癌病例和6319例有乙肝病史但无肝癌的对照者。
比对分析了这两组人群的全基因组序列中近7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科学家最终在STAT4基因和HLA-DQ基因簇上发现了与乙肝癌变风险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这在国际学术界属首次报道。
据介绍,STAT4基因位于人的2号染色体,可能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预警”作用。这一基因可以调控人体内炎症的发展和肿瘤的生长。
HLA-DQ基因簇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上,包含HLA-DQA1、HLA-DQB1、HLA-DQA2、HLA-DQB2等基因。HLA-DQ基因簇编码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调节,如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对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等,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保持强大功能,维持健康。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遗传所的蒋德科博士告诉早报记者,这两个肝癌易感基因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肝癌发病风险、治疗乙肝和肝癌指出了新的方向;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开发肝癌的基因预警试剂,筛查肝癌的易感人群,降低肝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