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药品 >

基因工程药物α干扰素简介

更新时间:2002-07-10 00:00    作者:战胜乙肝网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7715
手机版地址:基因工程药物α干扰素简介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英文名称为Interferon,简称IFN。干扰素是195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的。他们把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小鸡细胞,结果发现这些细胞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且能干扰其它病毒的繁殖,因此,他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以后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机体对入侵的异种核酸(包括病毒)都产生干扰素以进行防御。当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它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 

  α-干扰素有多种亚型,其中最大的一类亚型是α-干扰素。α-干扰素具有三大功能: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1)抗病毒作用:这是干扰素最重要的也是应用最广的作用。干扰素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实,α-干扰素具有强有力的抗病毒复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丙肝的唯一有效抗病毒药物。并且对其它多种病毒感染也有效。

  (2)抗肿瘤作用:α-干扰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治疗肿瘤的细胞因子。它通过直接抗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α-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间接地发挥抗病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以往所用的干扰素是采用特定的诱生剂诱导人白细胞,经提取后制成,此为血源性干扰素。血源性干扰素容易被全血中的病毒污染,从而威胁使用者的健康;并且血源性干扰素提取纯度低,比活性低,生产成本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干扰素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可以在人体外大规模生产人干扰素,这就是基因工程干扰素。基因工程α-干扰素系从人白细胞中克隆出α-干扰素基因,将此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连接物构成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从而获得高效表达人α-干扰素蛋白的工程菌。工程菌经发酵后可收集到大量菌体,将菌体破裂,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手段将α-干扰素蛋白从菌体中分离、纯化,即得到高纯度的人基因工程α-干扰素。基因工程α-干扰素与血源性干扰素相比,具有没有污染、安全性高、纯度高、比活性高、成本低、疗效确切等优点。

  基因工程α-干扰素的出现,是干扰素研究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使得α-干扰素能进入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人们能获得大量活性高、疗效好的α-干扰素,从而使α-干扰素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于人类。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根据其来源和分子结构的不同,有α-1b, α-2a, α-2b三种亚型,其中α-2a, α-2b型为进口产品或国内仿制产品,而α-1b型干扰素系采用中国健康人白细胞来源的干扰素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因工程干扰素。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多年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白细胞在受到病毒攻击后,产生的多种干扰素中以α-1b型干扰素为主。因此基因工程α-1b型干扰素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疗效显著(显效率与国外产品相同)、副作用较同类产品低、不易产生中和抗体等优点,更适合中国人使用。

Tags: 干扰素 
责任编辑:战胜乙肝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