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董家鸿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持续肝脏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由原来的20分钟延长至90分钟,使许多过去因时限而却步的肝脏手术能从容完成。
研究发现,门静脉淤血是影响入肝血流阻断安全时限的重要因素。
以董家鸿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门静脉转流对延长耐受入肝血流阻断时限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在充分排除门静脉淤血的条件下,人体对阻断入肝血流的耐受时限才能真正代表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研究小组先采用大鼠作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实验,并分别用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和100分钟、110分钟及120分钟作比较。实验发现血流阻断90分钟以内的动物全部存活,100分钟、110分钟及120分钟的动物存活率分别为50%、30%和20%。
实验显示的阻断入肝血流过程与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的严重度及可逆性的时间—效应关系也支持肝脏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是90分钟这一结论。从肝脏的病理形态看,肝脏缺血30分钟及90分钟组动物肝脏的缺血—再灌流损害以肝窦淤血、肝细胞浊肿和空泡变等可逆性损害为主;但是,缺血120分钟组肝脏再灌流损害则以大量肝组织坏死溶解等不可逆病变为主。从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及恢复的过程看,缺血30分钟及90分钟的肝脏于再灌流后6小时肝脏线粒体呼吸活性、组织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及动脉血酮体比值水平均逐渐恢复;而缺血120分钟的肝脏线粒体呼吸活性严重损害且处于持续抑制状态,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和血酮体比值也一直维持在显著降低的水平。这说明随肝脏缺血的时间延长,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加重。但是,肝脏缺血90分钟以内受损的肝脏结构可以修复,肝脏功能损害能够代偿和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