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治疗 >

贾继东教授专访:干扰素在争议中前行

更新时间:2014-05-29 15:14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262
手机版地址:贾继东教授专访:干扰素在争议中前行


  2014年5月23日,“第六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消化系统与肝病药物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贾继东教授作了题为《干扰素相关少见不良反应及案例分析》的专题报告。

  贾教授指出,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干扰素也不例外。作为一种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类生物制剂,干扰素引起的副作用比较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部分不良反应都是我们熟知的,比如说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轻度抑郁和焦虑以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停药或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都能恢复。但是对于那些少见或极罕见的不良事件,实际上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我们只能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有异常,及时的停药并做相应的处理。同时要在治疗前与患者做好沟通,因为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特异质的不良反应。

  会后,医脉通小编就干扰素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WHO发布首部HCV指南等肝病领域热点问题采访了贾继东教授,以下是贾继东教授的详细访谈内容。

  医脉通:贾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医脉通对您的专访。近期,有多项研究显示,无干扰素方案治疗丙型肝炎安全有效。而在第49届EASL报告的一项试验表明,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能够提高乙肝e抗原和表面抗原应答率。这是否预示着干扰素在肝病治疗中扮演的角色将发生变化?

  贾教授:对于干扰素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各有优缺点。我们希望它们能互相取长补短,进行联合治疗和序贯治疗。目前为止,关于联合治疗的研究方案很多,但没有形成共识,所得出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也还不够高。我想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合理的设计、严密的观察和组织,得出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推广联合治疗方案。我还是那句话,科学研究无禁区,临床实践有规范。我们应该在规范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有了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以后,再进一步的修改我们的指南和推荐意见。

  医脉通:在今年的EASL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首部关于丙型肝炎治疗的指南。这部指南的发布对HCV的防治有什么样的意义?与EASL、AASLD等其他学会的HCV指南相比,这部指南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

  贾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而WHO首次发布丙型肝炎的指南,说明世界卫生组织对丙肝治疗的重视。这也意味着我们将看到一个变化: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将会被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个临床问题。

  EASL、AASLD等其他学会的HCV指南面向的是一个或多个发达国家的患者,它们考虑的主要是疗效和循证医学证据,当然也会有一些卫生经济学分析。而世界卫生组织需要考虑全球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资源的差别,它的推荐意见可能更强调宏观的原则,更强调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共鸣性以及如何把有效的治疗带给患者。WHO指南在强调一些治疗原则和观点的同时,也指出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卫生资源以及当地开展的循证医学证据,切实的制定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指南。另外,WHO指南还强调保护人权,保护肝炎患者的平等权利,对如何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卫生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提供有效的治疗提出很好的倡议。这是WHO指南和其他指南不一样的地方。

Tags: 干扰素  联合治疗  争议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