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治疗 >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随访研究

更新时间:2002-07-05 00:0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8719
手机版地址: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随访研究

  北京地坛医院(李秀兰、崔振宇、曹传梅、蒋荣猛) 北京平谷县医院(刘玉英)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10余年来我国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进行抗病毒治疗积累了大量病例和丰富经验[1]。但IFNα对慢乙肝向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影响,国内还少有报道。本研究对47例接受过IFNα治疗的慢乙肝病人进行10年跟踪追访,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1989年1月~1990年6月在我院住院期间,病毒学指标:HBsAg(+)、抗-HBc(+)、HBeAg(+)、HBVDNA(+),肝穿活组织病理证实为慢乙肝的103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7例。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用IFNα3MIU皮下注射,每日1次,持续2周后改为隔日1次,持续10周;对照组(B组)56例。采用一般保肝基础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性别、年龄、有无家族史、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可比性良好;随访期间均未接受过其他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治疗结束后1年内定期面访检测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指标;治疗结束后3年、5年、10年时,通过再就诊的住院和(或)门诊病历随访,没有病历者通过电话或书信随访。

       表1 两组病人干扰素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随访研究

  注:完全应答:HBeAg和HBVDNA均阴性,ALT、总胆红素持续正常;部分应答:HBeAg、HBVDNA、ALT或总胆红素3项之中有1项阴性;无应答:HBeAg和HBVDNA持续阳性,肝功异常,甚至较治疗前加重

       表2 治疗结束后3年、5年、10年时两组病人临床预后情况比较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随访研究

  二、结果

  两组病人干扰素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及临床预后观察见表1,2。由表1可见,A组完全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停药后6个月均高于B组(P<0.05);停药后1年完全应答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肝病活动,病情进展者高于B组(P<0.05)。表2显示,治疗结束后3年时两组临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5年时A组慢乙肝高于B组,肝病病死率低于B组;10年时A组慢乙肝仍高于B组,肝炎肝硬化、肝癌低于B组,肝病病死率也低于B组,并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讨论  IFNα近期抗病毒疗效较好[2],治疗结束时及停药半年内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抗病毒疗效受自然阴转率及随访条件的限制在此难以客观评价。治疗期间病毒指标阴转的病人肝功能均稳定,治疗后HBeAg和HBVDNA持续阴转1年以上的5例病人,随访10年病情均长期稳定。提示随着病毒的清除,肝脏炎症减轻,HBVDNA与肝细胞DNA发生整合的机会减少。临床预后比较:尽管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1年内病人肝病活动、病情进展率高于对照组;但停药后随访3年、5年、10年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者及肝病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远期预后好。提示可能与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干扰素作为免疫调节剂能调节大部分免疫低下或免疫紊乱病人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从而长时间使肝脏炎症减轻,肝纤维化进展减慢。治疗期间少数病人肝功能损伤加重可能是病毒清除的代价。本资料还提示:不用IFNα治疗的慢乙肝病人肝癌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治疗后5~10年,与肝炎肝硬化的发生时间、发生率正相关;且我国肝癌病人中80%~90%皆有肝硬化。提示降低肝炎肝硬化发生率可能是减少肝癌的主要原因[3]。

  

   参考文献

  1.赵有蓉,张定凤,郭树华,等.重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 7年随访.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5:216 218.

  2.李秀兰,崔振宇.胸腺肽联合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6,35:705 706.

  3.贾辅忠.α 干扰素对慢性病毒型肝炎向原发性肝癌发展的预防作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72 73

Tags: 干扰素随访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