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治疗 >

乙型肝炎为何多为慢性

更新时间:2000-12-09 00:0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8593
手机版地址:乙型肝炎为何多为慢性

  据统计,我国现有乙肝人数已超过1亿,约占总人口的10%,而且几乎都是慢性病例。其中80%左右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0%左右为发病状态的慢性迁延或慢性活动性肝炎。那么,为什么乙肝多为慢性的呢?

  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约65%的感染者并不发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或仅表现为短暂的亚临床虚状,出现轻度、一过性疲乏和纳差,没有特殊的异常表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自然免度过程。体内的肝炎病毒逐渐被清除,高水平的表面抗体产生,对乙型肝炎获得了较持久的免疫能力。约10%的感染者会发病,表现为典型的急性黄疸或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而真正的急性乙肝几乎都可以自愈(自限〕,不留下后患,仅有极少数(10%左右)的感染者可由急性变为慢性。另外还有25%左右的感染者,尤其是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因自然免疫过程不完备,免疫能力缺如,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长期携带病毒。其中有的患者在携带过程中免疫耐受状况被打破成为慢性迁延或活动性肝炎。

  临床上发现转氨酶持续高水平超过1个半月不降者,急性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在12周以上者,乙肝e抗原阳性8~10周以上下转阴者,都有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识别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有:①有明确的乙肝家族史;②乙肝病毒携带多年;③有一些特殊体征,如肝掌、蜘蛛痣、面色灰暗等;④肝功检查出现蛋白比例倒置、谷丙/谷草转氨酶倒置、球蛋白明显增高、胆碱酯酶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等;⑤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慢性肝损害;⑥肝穿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⑦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患者。

  那么慢性乙肝是怎么得的呢?

  一、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乙肝多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两种形式,尤其以母婴垂直传播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几乎百分之再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乙肝的家族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乙肝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用接触传染、水平传播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或证实,乙肝病毒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

  二、预防意识欠缺。乙肝疫苗已经问世近20年,它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三、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要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四、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件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五、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型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六、既往有其它肝病史者感染病毒。如原有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变等)或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而且预后较差。

  其它还有一些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营养不良、合并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也可使急性转为慢性。

Tags: 乙肝治疗  病理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