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宣传活动 >

《解答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更新时间:2008-08-23 09:48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3629
手机版地址:《解答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内容提要
如何识别乙肝病毒携带者,防治“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乙肝的过度诊(治)疗,乙肝难治、复发的原因及对策,乙肝的疗效如何判定等,都是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些也是本书作者详尽客观阐述的内容。专家认为,科学认识乙肝,消除乙肝歧视,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才是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本书内容新颖、系统、详细、实用,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乙肝患者和家人阅读。同时,本书对于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地区,也称“乙肝大国”,但在我国1.3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多数人是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大约有25%,即3 000万人会转为慢性乙肝。如果把乙肝病毒携带者归为病人范畴,将意味着我国10%的人都是病人。
乙肝不仅影响到自身、周围的人,还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关系到全民健康,甚至还会妨碍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乙型肝炎的结局并不像想象、谣传的那么可怕,绝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都能平安度过一生,仅有极少数发展成为肝硬化。通过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而不必苦苦地追求“转阴”,这才是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有关专家呼吁,科学认识乙肝,消除乙肝歧视,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规范治疗行为,是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掌握乙肝命运的主人是自己,没有神药问世,自己的心理、精神、饮食、休闲等十分重要,不要让乙肝把你给压垮了。
随着我国实现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为满足广大读者渴望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笔者精心编著了这本书,希望它能够成为广大群众,尤其是乙肝患者的益友。
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重点突出,在写作方面力求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如有缺点、错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目录
一、乙肝的基本常识 1
(一)乙肝的一般概念 1
1.为什么说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 1
2.什么是乙肝病毒 2
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4
4.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5
5.乙肝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6
6.乙肝是怎么得上的呢 6
7.乙肝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
8.乙肝病毒感染后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8
9.乙肝有哪些常见症状 8
10.乙肝有哪些肝外表现 9
11.什么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 10
12.何谓急性乙肝 10
13.什么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10
14.慢性乙肝的信号是什么 11
15.什么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12
16.什么是慢性迁延性肝炎 12
17.什么是慢性活动性肝炎 12
(二)乙肝的易患人群及发病特征 13
1.乙肝有哪些易感人群 13
2.乙肝爱纠缠谁 14
3.乙肝的患病率是否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有关 14
4.乙肝患者为什么男性较多 15
5.何为家族聚集性乙肝 16
(三)乙肝的传播途径及其传染性 17
1.乙肝病毒感染有哪两种来龙去脉 17
2.乙肝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18
3.乙肝病毒也可父婴传播吗 20
4.乙肝在什么情况下也可经粪-口传播 20
5.乙肝的传染源是哪些人 20
6.乙肝是怎样传染的 21
7.乙肝何时传染性最强 22
8.与乙肝患者接触就一定会患乙肝吗 22
9.乙肝配偶之间相互传染吗 22
10.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和恋人接吻吗?会不会传染给对方 23
11.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尿液有无传染性 23
12.共同进餐能传染乙肝吗 24
(四)乙肝的相关化验检查 24
1.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有哪几项 24
2.怎样看乙肝病毒的标志物 25
3.何谓乙肝“两对半” 26
4.“两对半”单项阳性的临床意义 26
5.“两对半”检测单所表达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7
6.怎样认识“大三阳”、“小三阳” 27
7.“两对半”阳性就是结果不好吗 28
8.何为乙肝病毒DNA 29
9.乙肝病毒DNA有何临床意义 29
10.转氨酶轻度升高就是肝炎吗 30
(五)乙肝的诊断及分型 31
1.如何早期自我诊断乙肝 31
2.高危人群如何早期发现乙肝 32
3.乙肝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33
4.如何诊断慢性乙肝 33
5.慢性乙肝如何分型诊断 34
(六)乙肝的危害性 36
1.乙肝病毒感染的后果是什么 36
2.乙肝“三部曲”的说法科学吗 36
3.乙肝与肝癌关系如何 37
4.乙肝有哪些其他并发症 37

二、正确认识和防治乙肝 39
(一)乙肝面面观 39
1.我国乙肝呈“金字塔”式分布吗 39
2.对乙肝的误解更可怕吗 41
3.乙肝患者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42
4.乙肝为何多为慢性 42
5.乙肝慢性化的因素有哪些 43
6.乙肝患者的出路是什么 44
7.乙肝患者该复查什么 45
8.如何知道乙肝转为肝癌了 46
9.乙肝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吗 47
(二)正确认识乙肝患者的婚育 48
1.乙肝患者能结婚吗 48
2.乙肝患者可以生育吗 49
3.乙肝患者何时怀孕最佳 50
4.乙肝病毒携带者妇女生育时有何危险 51
5.乙肝病毒携带者何时不宜怀孕 51
6.乙肝父母怎样才能孕育健康宝宝呢 52
7.乙肝孕妇如何保护新生儿 54
8.喂奶是否可以导致婴儿感染乙肝呢 54
(三)防治乙肝应从儿童做起 55
1.儿童怎么会感染乙肝 55
2.如何预防儿童乙肝 55
3.如何治疗儿童乙肝 56
(四)正确防治乙肝 57
1.防治乙肝有哪“两个科学目标” 57
2.防治乙肝有哪“四性” 58
3.乙肝到什么程度要治疗 59
4.休止乙肝,防患未然有何良方 60
5.怎样根据乙肝的分期进行治疗 61
6.乙肝需要对症治疗吗 61
7.乙肝患者为何不宜自行治疗 62
8.抗病毒是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吗 62
9.乙肝病毒能否清除 63
10.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有好处吗 64
11.慢性乙肝何以成顽症 64
12.乙肝能彻底治愈吗 65
13.慢性乙肝真像广告上说的可治愈吗 65

三、乙肝的预防 67
(一)乙肝的综合预防 67
1.乙肝,重在预防吗 67
2.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的措施有哪些 68
3.预防乙肝怎样切断母婴传播 69
4.身边人感染乙肝病毒怎么办 69
5.得乙肝后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70
(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预防乙肝 72
1.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途径吗 72
2.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疫苗吗 72
3.乙肝疫苗是如何分类的 73
4.哪些人应接种乙肝疫苗 73
5.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吗 74
6.成人也应考虑接种乙肝疫苗吗 74
7.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吗 74
8.为何要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74
9.阻断母婴传播要靠乙肝疫苗吗 75
10.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方案是什么 75
11.不同人群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76
12.乙肝疫苗该怎么打 76
13.如何有效地使用乙肝疫苗 77
14.接种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78
15.注射乙肝疫苗的效果如何 79
16.接种乙肝疫苗能管用多久 79
17.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80
18.何为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 80
19.乙肝疫苗包你万事大吉了吗 81
20.注射疫苗后怎么还会患乙肝呢 81
21.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吗 82
22.如何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83
23.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益吗 83
24.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效果如何 84
(三)治疗乙肝,预防并发症 84
1.防治乙肝的关键是降低肝硬化发病吗 84
2.怎样预防乙肝发展成为肝硬化 85

四、慧眼识别和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 86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概况 86
1.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近10%吗 86
2.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如何分型的 86
3.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是等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87
4.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就是患了乙肝吗
88
5.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是乙肝病人 88
6.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样形成的 90
7.怎样判断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无传染性 91
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能否转为阴性 91
9.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如何 92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防治原则 92
1.如何正确看待和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 92
2.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对待自己 94
3.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哪些事项 95
4.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哪些限制 96
5.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97
6.如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97

五、正确防治“大三阳”和“小三阳” 99
(一)正确对待“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治疗问题 99
1.“大、小三阳”非治不可吗 99
2.乙肝“大、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因人而异吗 100
(二)科学应对“大三阳” 102
1.“大三阳”是不是病情轻重的分水岭 102
2.如何应对“大三阳” 102
3.治疗“大三阳”有哪“三部曲” 103
4.乙肝“大三阳”该怎样抗病毒 103
(三)科学应对“小三阳” 104
1.“小三阳”,无症状也需要检查吗 104
2.“小三阳”,要注意哪三点 105
3.“小三阳”,到底要不要治疗 106
4.“小三阳”,什么时间适宜治疗 106
5.怎样治疗“小三阳” 107
(四)正确认识“转阴”的说法 108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能“转阴”吗 108
2.“转阴”是乙肝治愈的标志吗 108
3.“转阴”能作为乙肝患者的终生目标吗 109
4.怎么看待乙肝“转阴” 109
5.“转阴”需要分层次吗 110
6.慢性乙肝“转阴”者究竟有多少 111

六、乙肝的治疗 113
(一)治疗乙肝原则和目标 113
1.急性乙肝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13
2.慢性乙肝需要治疗吗 114
3.慢性乙肝治疗中有哪“两个关键措施” 114
4.治疗慢性乙肝有哪“四种方法” 115
5.治疗乙肝的有哪“五个目的” 116
6.治疗乙肝有哪“六大战略” 116
7.治疗乙肝有哪“十一项措施” 117
8.治疗乙肝要因人而异吗 119
9.乙肝治到几时才算好 120
10.慢性乙肝需要终身服药吗 121
(二)乙肝的药物治疗 122
1.慢性乙肝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122
2.乙肝用药有哪“四性” 123
3.乙肝用药有哪“四个宜忌” 125
(三)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 126
1.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哪些 126
2.乙肝抗病毒治疗应唱“主角”吗 127
3.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的长、短期目标是什么 128
4.治疗乙肝抗病毒要关注哪“十个要点” 129
5.治疗乙肝为何不能滥用药物联合 130
6.乙肝抗病毒用药的疗程和停药时机是什么 131
7.抗病毒药治疗乙肝有哪“两个疗效”标准 132
(四)合理应用干扰素治疗乙肝 133
1.干扰素可用于治疗乙肝吗 133
2.用干扰素治乙肝要把握哪“六个关键” 133
3.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对象有哪些 135
4.怎样使用α-2b干扰素水针剂(甘乐能笔) 135
5.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有哪些不良反应 136
6.影响干扰素治疗乙肝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136
(五)合理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乙肝 137
1.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乙肝,全程都要细讲究吗 137
2.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否需要终生服用 138
3.哪些乙肝是应用拉米夫定的对象 139
4.使用拉米夫定要注意哪“八点” 139
(六)乙肝的免疫调节和保肝治疗 141
1.常用于治疗乙肝的免疫调节药物有哪些 141
2.左旋咪唑涂布剂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吗 142
3.胸腺素α-1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吗 142
4.常用于乙肝患者的保肝药有哪些 143
5.慢性乙肝的保肝治疗规范吗 144
6.保肝要与抗病毒并举吗 144
7.怎样合理使用保肝药 146
8.乙肝患者为何要慎用降酶药物 147
9.“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后应服保肝药吗 148
10.保肝药长期服用无害吗 148
(七)中药治疗乙肝 148
1.中药治疗乙肝尚需进一步验证吗 148
2.为何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中草药治疗乙肝 149
(八)乙肝的抗纤维化治疗 150
1.如何防止肝脏纤维化 150
2.常用抗肝纤维化药物有哪些 150

七、避免乙肝的过度诊疗 152
1.乙肝诊疗过度现象比较普遍吗 152
2.乙肝过度诊疗有哪些表现 152
3.“过度诊疗”带来的危害巨大吗 154
4.频敏检查乙肝病毒DNA有必要吗 155

八、乙肝难治、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156
1.乙肝为什么难治疗 156
2.慢性乙肝为何治不好 156
3.乙肝治疗失败的原因何在 158
4.乙肝复发有哪“七大元凶” 158
5.怎样发现和防止乙肝复发 159
6.慢性乙肝长治才能久安吗 160

九、乙肝患者的心理调节 161
1.乙肝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61
2.乙肝患者怎样保持一个好心情 162
3.乙肝患者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163

十、乙肝的疗效判定 165
1.如何判断乙肝的疗效 165
2.慢性乙肝治愈标准是什么 166
3.肝功能正常就是乙肝痊愈吗 167

十一、乙肝患者的日常保健与康复 168
1.乙肝患者养重于治吗 168
2.乙肝患者要注重保健吗 169
3.慢性乙肝怎样饮食调理 170
4.慢性乙肝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171
5.乙肝患者有哪些食疗方 173
6.乙肝患者不忌酒等于“慢性自杀”吗 174
7.乙肝病人有哪些禁忌 175
8.乙肝患者如何康复 176

十二、走出乙肝认识和防治中的误区 178
1.认识乙肝的误区 178
2.防治乙肝的误区 180
3.乙肝的用药误区 185


一、乙肝的基本常识

(一)乙肝的一般概念


1.为什么说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

肝脏的主要功能可归纳如下。
(1)糖代谢:进食米饭、面条、饼干等淀粉食物后,经消化,被淀粉酶分解为糖,除一部分直接分解产生热量供人体利用外,都由肝脏合成为肝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降低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就这样,使人体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肝病可引起血糖过高或过低。
(2)脂肪代谢:肝脏分泌胆汁使脂肪能被人体分解吸收;还能对肠道吸收来的三酰甘油进行改造,然后运到脂库储存,饥饿时,储存的脂肪又可被动员至肝脏和一些组织分解供能;运输脂肪的脂蛋白也在肝脏合成。肝病与脂肪代谢可互为因果。
(3)蛋白质代谢:人体血中最重要、含量最多的蛋白——白蛋白就由肝脏合成,还有绝大部分球蛋白、脂蛋白、与止血有关的纤维蛋白、凝血酶原都由肝脏合成。进食的蛋白质经分解为氨基酸进入肝脏合成蛋白。肝病可致蛋白质缺乏
(4)维生素代谢: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均在肝内储藏和代谢。这些维生素与人体生命活动有极为重要的关系。
(5)激素代谢:激素是人体内分泌腺分泌、传递生命活动的信使物质。大多数激素在体内是恒定的。之所以恒定,是因为除有产生外有灭活,很多激素的灭活在肝脏进行。肝病时,激素灭活障碍可引发许多疾病。
(6)解毒功能:代谢产物尿素是在肝脏合成的,体内各种代谢终末产物及毒物的处理几乎都在肝进行,如农药、食品添加剂、药物及肠道吸收来的腐败产物等。肝病时对这些物质的处理能力下降。反过来,这些物质过量又会损害肝脏。
(7)其他:还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分泌和排泄胆汁,合成凝血因子以及免疫功能。
以上可见,肝脏是人体名副其实的“化工厂”。

2.什么是乙肝病毒

什么是乙肝病毒,且听乙肝病毒的自述。
我叫乙肝病毒(HBV),实际上应该叫我乙型肝炎病毒。我们有一个很庞大的家族,有很多兄弟姐妹,分别叫甲、乙、丙、丁等型肝炎病毒。我们的本领很大,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的体内,使人们传染上不同类型的肝炎。目前,由我引起的肝炎每年造成了100多万人死亡,在中国有1.3亿人的血液内携带着我,都叫他(她)们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是我的骄傲,因在我们家族中我传染的人最多。我的传播本领也很大,首先我可以在母婴间传播,也就是如果母亲血液内携带有我们的话,可以通过胎盘将我传播给胎儿,但这不是完全的,传染与否决定于我本身的乙肝e抗原,也就是乙肝e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80%被感染。妇女还可以在分娩时、喂奶时将我传染给婴儿。我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含有我的血液,或皮肤破损互相接触,或使用消毒不严格的手术器械、美容器械、刮胡刀或非一次性注射器等,我都可以乘虚而入。借着这些东西进入他人的血液里。我可以从人的口腔黏膜的破损面跑出来,通过碗筷跑到饭菜里,传染给别的人。如果同吃饭的人有胃、肠溃疡或出血倾向,我一下子就可从这些地方钻进去,于是又一个人被传染了。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和乙肝病人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在一起办公等,我是进不了人体的。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我一旦进入人体内,在血液中就像一条鱼在大江大河遨游一样,一部分随血液到处乱跑,一部分跑到我的老窝——肝脏,与肝细胞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肝细胞内“生儿育女”——复制繁殖。这时候,别看我在人体内“拳打脚踢”、“生儿育女”及“招兵买马”准备与人体大干一场时,可人体竟不知我的存在,因为这时人体没有任何症状。等到我的队伍强大了,把人的肝脏破坏了,出现了一系列的肝炎症状时,才知道是我捣的鬼。哈哈!知道了又怎么样呢,为时已晚了呀!这就是我的本领。然而现在人类也学精了,动不动就抽血化验一下,看体内有没有我的存在。这也难怪他们这样,因为由于我的存在,很多人在升学、就业、招工、参军等方面都受到影响。现在检查我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普通的方法是化验血液中的乙肝五项指标,也叫做乙肝两对半。这里面可有讲究,一般检查后的排列方式是:①乙肝表面抗原、②乙肝表面抗体、③乙肝e抗原、④乙肝e抗体、⑤乙肝核心抗体。如①阳性,其他阴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说明我刚侵入人体内,还没有大量繁殖、复制,有传染性。如果②阳性,其他阴性,说明人体内有了抵抗我的抗体,或已痊愈,或已打过乙肝疫苗。如果①③⑤阳性,其他阴性,人们叫我大三阳,说明我正在大量复制、繁殖、传染性强。如果①④⑤阳性,人们叫我小三阳,有传染性,但要是持续小三阳,那我就厉害了,我可以使肝脏癌变。我的组合还有多种,嘿!这是我的隐私,不多说了。去问医生吧!
目前,人类还没有多好的办法对付我,别说是我,就连我的同类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人类也只是望毒兴叹呀。因为到现在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对付我的药物。你看我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那些不讲卫生的人的体内,又可在血液里横冲直撞,最后在肝细胞内为所欲为,破坏肝细胞使人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不过在前一段时间里,我着实害怕了一阵子。你看电视里、报纸上、杂志上到处是说能对付我、杀死我的广告,甚至连电线杆上、厕所的墙上也贴上了这类广告,有的大喊能包治乙肝,向病人保证能把我杀灭,能将我“扫地出门”,大有打一场根治乙肝、围剿我的人民战争。心想,这下子完了,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能对付我的高手和药物呢?还有说是祖传秘方,不对吧?发布广告的人的老祖宗时代,根本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呢,怎么能研制出什么秘方对付我呢?这吹的太大,太离谱了吧!我倒要看看他们是怎么对付我的。我看到人们纷纷按广告的地址到医院承包的专科诊室、诊所、门诊部等,买回了大包小包的药丸、药面什么的,将这些药成把成把的喝了下去。哈哈!这些药到人体内,并没有对我起作用,有的像根本不认识我似的,各走各的路了。这就是很多人长期治疗没有效果的原因。
然而,也有真能对付我的药物,就是干扰素。这是专门对付我的免疫物质。人体内有很多种这样的物质,不同的免疫物质对抗不同的疾病。干扰素就专门对抗我。体内有干扰素的人,我是不能入侵的,否则,就会把我杀死。我从来不随便欺负人,有身体特棒的,如运动员也会传染上乙肝,有身体弱不禁风的人却不一定能传染上乙肝。这就决定于人体内是否存在自身干扰素了。有一种注射用的长效干扰素,它能清除我,但价格昂贵,一般人不易接受。还有一种叫拉米夫定的药,可厉害啦,它可立即杀死我们,但是我也有办法对付这种药,那就是我发生变异。我摇身一变,嗬!拉米夫定就不认识我了,我可以大摇大摆的在拉米夫定前面走来走去。等人们治疗一结束,我又变过来还原了,乙肝又复发了。

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肝炎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发炎。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很多,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各种毒物(如砒霜)、大量饮酒、某些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引起肝炎,但引发肝炎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病毒,称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在医学上根据其起病情况、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等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肝炎因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而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多种,但临床所见还是以慢性乙肝为多。
在肝炎发病初期,病人多有全身疲乏无力,无明显原因的发热,即使不用药,体温也一般于2~3d后降至正常。最明显的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痛、腹胀。其发病早期往往与感冒、胃肠炎难以鉴别,所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查肝功。如果出现尿黄、大便发白、巩膜及皮肤发黄提示可能为黄疸型肝炎,更应及时诊治。

4.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原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阳性率为10%~15%。
我国为乙肝大国,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乙肝病毒,我国占1/3之多。据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乙肝感染者1.3亿,慢性乙肝病人占3 000万以上。因此,乙肝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乙肝遍及全球,男性高于女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国家里,儿童携带率高于成人,城市常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3个月(6周至6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DNA)等均为阳性。大部分乙肝在急性期经治后能痊愈,很多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甚至肝癌;极少数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成为重型肝炎;另有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5.乙肝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一般说,肝细胞受乙肝病毒入侵后,乙肝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乙肝病毒只是利用肝细胞摄取的养料生存并在肝细胞内复制。病毒复制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原都释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反应,造成免疫过激或免疫低下。这种在肝细胞膜上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可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6.乙肝是怎么得上的呢

(1)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乙肝多来源于家族性的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两种形式,尤其以母婴垂直传播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几乎百分之百地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乙肝的家族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乙肝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与家族性垂直传播是相关的。
(2)预防意识欠缺:乙肝疫苗已经问世近20年,它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3)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有90%~95%要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4)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件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者感染病毒:如原有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等)或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而且预后较差。其他还有一些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也可使急性转为慢性。

7.乙肝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底,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
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
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3个月(6周至6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人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乙肝病毒IgM)、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

8.乙肝病毒感染后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大约6个星期至半年后发病。通过输血和透析等途径传染的乙肝发病多在4周左右。潜伏期60~90天最常见,极限45~160天。
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及人体的免疫力不同,可产生各种不同临床类型和结果。除少数暴发型肝炎外,以下3种类型较为多见。
(1)正常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经过典型的急性过程或隐性过程,产生抗体清除病毒,而恢复健康,并有了抗感染能力。
(2)部分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病毒后,既不产生抗体也不导致病理反应,无明显症状与体征,肝功能正常,仅有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常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部分人肝细胞或多或少有病理改变,大多数可转为健康,少数可转化成迁延性或慢性肝炎。
(3)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感染病毒后,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而清除病毒,在肝细胞中的病毒可引起免疫性病理损伤,导致慢性肝炎;丙氨酸转氨酶(ALT)可反复升高,炎症迁延不愈,可导致肝硬化,极少数可发生原发性肝癌。

9.乙肝有哪些常见症状

全身疲乏无力、头昏、口干、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不适、隐隐作痛、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发黄、小便黄如浓茶色、巩膜发黄等)。
有些症状可以出现在很多病种中,常常被当成其他疾病而延误病情。故在出现有关症状时,要及时做肝功能和病原学检查,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的,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由胃病而引起的,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总之,注意以上方面,早期发现乙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0.乙肝有哪些肝外表现

(1)关节炎:在急性乙肝前驱期,有20%~40%的患者发生关节痛或关节炎,这种情况常被忽视。受累的关节为单个,也可为多个,以腕、肘、膝关节多见,无剧烈疼痛,与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颇相似。
(2)皮肤病变:其特点是在关节症状出现不久,半数病人可有皮肤改变,从红斑到丘疹或瘀斑,最后发展成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乙肝则可出现结节性红斑等。
(3)心血管病: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可侵犯动脉血管而发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此病可发生于肝炎前、肝炎期间或肝炎后,大多数常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一起形成双重炎症。
(4)肾脏病变:较多见,早期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出现颗粒管型,形成免疫复合物肾炎。起病时以肾炎表现为主,一段时间又转为以肾病表现为主,无一定规律可循。
(5)消化系统:肝炎早期胃肠黏膜可出现炎性改变,故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慢性肝炎常出现肠壁黏膜水肿。此外,胆管炎、胆囊炎也很常见,还多见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6)血液系统:急性乙肝常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改变和骨髓再生不良。肝炎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男性多于女性,病情进展较快。
(7)神经系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或多发性神经炎伴上升麻痹及细胞、蛋白分离,也就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11.什么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

大多数人,特别是儿童,当他们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初期完全没有症状;而所谓“急性”症状可能包括发热、恶心和食欲减退、关节疼痛、全身疼痛;少数人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呈黄色,小便色暗,大便灰白);在个别情况下,急性感染可以很严重,即所谓的急性重型肝炎。
90%~95%成年患者的身体免疫系统可以抵御病毒,因而可痊愈。这些患者以后将对乙肝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在血液中有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存在。

12.何谓急性乙肝

急性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造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患病后患者的血液(不管是鲜血还是干血)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造成乙肝的原因有与吸毒者共用皮下注射器、输血及性接触。其他的原因包括针灸及文身等。病毒可经由唾液、鼻液、精液及经血感染而蔓延扩散。急性乙肝还会由妊娠期的女性患者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13.什么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不幸的是,5%~10%的成人和大约90%的儿童,在急性期后并不能排除乙肝病毒。这些患者演变为所谓的“慢性”感染,即感染持续6个月或更长(通常许多年)。目前还不能断定为什么这么多的儿童演变为慢性感染者,但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在被感染时还没有发育完全及部分儿童(至少新生儿在子宫中形成)对乙肝病毒的某种耐受性。
慢性乙肝是指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肝、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若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乙肝,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可做出相应诊断。
在病原学诊断方面,指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①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阳性。②血清乙肝核心抗体IgM阳性。③肝内乙肝核心抗原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阳性。
值得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者,诊断为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而不是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一般可分为慢性迁延性乙肝和慢性活动性乙肝。慢性迁延性乙肝是病程超过半年,症状、体征、肝功能异常均不严重,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乙肝。慢性活动性乙肝则体征、肝功能异常较明显。可有蜘蛛痣、肝掌、肝病面容、脾大、轻度黄疸等。
慢性乙肝也根据病情严重性按程度可分为慢性轻度乙肝(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中度、重度乙肝(慢性活动性乙肝)和慢性重型乙肝。此四级划分,一级比一级重。划分的条件和依据是系统的肝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活动度、蛋白电泳、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血清胆红素的高低、丙氨酸转氨酶与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比值、胆碱酯酶等。

14.慢性乙肝的信号是什么

慢性乙肝多隐匿起病,很多人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乙肝的。如果能知道慢性乙肝都有哪些常见症状,有利于自己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无特异性表现,往往仅表现为易疲乏、食欲欠佳、劳累后右上腹不适、腹胀、呃逆。慢性活动性肝炎一般都会有劳动能力减退、乏力、厌油腻、腹胀。部分病人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失调,手、足掌出现密集红斑,颈、胸、手臂出现小血管痣等。总之,如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厌油腻、疲乏无力、腰膝酸软、两肋胀痛、右上腹不适、腹胀或便秘,小便深黄,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5.什么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细胞内增殖而不引起肝炎的时期,可视为病毒携带状态。
诊断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时依据的标准主要有4条: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正常;无肝炎症状及体征。实际上(病理检查发现),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少数人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从病理角度看,这部分人可诊断为隐匿型乙肝。

16.什么是慢性迁延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是指病程超过半年,仍然迁延不愈,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异常较轻,无自身免疫系统及其他系统表现的肝炎。病人经常出现轻度乏力、肝区痛、食欲差、腹胀等,亦可无明显症状。常伴有肝脏稍大,脾脏有时亦可肿大,但无进行性肿大。一般无黄疸,转氨酶持续或间歇升高,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数值基本正常。如经化验及临床检查仍不能确认,必要时可做肝活检,以助诊断。急性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肝炎,均可转为迁延性肝炎。

17.什么是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其特点是:①病程长,超过一年,可持续几年至几十年不愈。②乏力,肝区疼痛,食欲缺乏等症状持续存在,出现肝脾大,质地变硬,消瘦,面色萎黄或灰暗无光等肝病面容及肝掌、蜘蛛痣等体征。③出现痤疮、皮疹、关节炎、肾炎、溶血性贫血、心包炎、脉管炎、男性乳房发育或阴毛脱落、阳萎、女子月经紊乱、停经等肝外表现。④肝功能检测可有丙氨酸转氨酶反复异常,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蛋白比值异常,血清蛋白电泳γ-球蛋白明显增加,血沉也可加快。此外还可出现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抗肝细胞膜脂蛋白阳性等自体免疫反应现象。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有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对那些隐匿发展、长期不缓解,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肝功能损害虽轻但有日趋严重倾向者,应做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此型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相比,症状重,预后差,只有15%~30%的患者经治疗痊愈,相当多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可稳定较长时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因种种原因难以缓解,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后导致肝硬化。所以,病人应较长时间处于医疗监护之下,以便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乙肝的易患人群及发病特征


1.乙肝有哪些易感人群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是乙肝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如血友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

2.乙肝爱纠缠谁

(1)小儿:小儿肝脏相对成人来说,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不能及时清除,且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肝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的小儿。
(2)孕妇:孕妇比一般妇女更易患乙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全靠母体供应,造成孕妇的肝脏负担大大加重,抗病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会发生退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首先,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吸收营养、代谢物质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其次,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肝脏损伤后恢复能力下降,同时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也是乙肝的易感人群。
(4)长期嗜酒的人:长期嗜酒者,可导致肝损伤,极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于酒精性肝硬化。因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酗酒可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炎症、变性,引起肝功能异常。
(5)其他:因病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或多个性伴侣者易患乙肝。

3.乙肝的患病率是否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有关

现代观点认为,乙肝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和职业有关。
(1)年龄:乙肝的患病率与年龄曲线相一致。4-10岁是患病的第一高峰;20-40岁是患病的第二高峰;40岁以后乙肝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2)性别:男多于女。据河南省人群大面积抽样调查发现,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男性18.8%,女性15.6%;而乙肝患病率男性却比女性多1倍。临床上急性乙肝的治愈率女比男高,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亦是女高于男,而慢性乙肝和肝癌的患病率则又是男多于女。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和自体免疫等因素有关。
(3)职业:据国内统计发现,中、小学生患病率较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比例相近;城镇分散居民的患病率最低。国外在同性恋者和性滥交者中乙肝患病率最高,吸毒和药瘾者中亦比常人高。还有血液透析单位和口腔科工作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患病率亦比普通人群高数倍。嫖娼、犯人中乙肝病毒标志的阳性率在我国亦可达85%以上。

4.乙肝患者为什么男性较多

从性别来说,乙肝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表面抗原携带者男性亦多于女性。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受感染的机会较多,男性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容易将病毒消除,而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且易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而女性感染乙肝病毒后易产生免疫力,将体内病毒清除,因此,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统计表明:男性肝硬化是女性的3~4倍,原发性肝癌男性也是女性的4倍以上。
对这个性别差异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美国科学家对此现象提出了一个尚未证实的“男性相关抗原”假说。此假说认为,男性组织中有与乙肝表面抗原共同的抗原成分。因此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把它当成“自身”组织抗原,而与其和平共处。这就是说,男性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容易清除而易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相反,女性组织中与乙肝表面抗原没有共同的抗原成分,故感染后免疫系统将其视为“非已成分”,与其殊死搏斗,将病毒清除,并以体内产生表面化抗体为结局。有人认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是男性社会交往多,感染机会多所致。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肾移植者中,男女感染机会相同(如输血、血透析、手术等),但男性易成为携带者而女性就较少。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移植男性肾脏就容易成活。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移植男性肾脏就易产生排斥反应。从现象看,似乎乙肝病毒确有“嗜男性”的特点。

5.何为家族聚集性乙肝

我国乙肝中70%以上为家族聚集性感染。所谓家族聚集性乙肝,是指乙肝患者的父亲或母亲以及同胞中有2个以上感染了乙肝病毒,包括家庭内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母婴传播。一方面是指患有乙肝的孕妇怀孕时,胎儿在子宫内就被感染上了乙肝病毒。另一方面是在分娩时,通过产道,婴儿吸入带乙肝病毒的羊水,或是因吸吮母乳而被感染。所谓水平传播,就是家庭内通过密切接触而被感染。
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有三个:家庭成员本身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机会多。至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大部分只是体内残留病毒,而且复制不活跃,经临床做肝穿证实,对肝脏损害较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大部分没有症状,少数人会有疲乏的感觉,休息之后即可消失。60%~7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
一般家族性的乙肝感染后大多数不发病或是隐匿发病,成为临床上所说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人在成年后发病或是因为单位体检及就诊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一旦发现,不论是做肝功能检测还是B超等检查,多已显示出慢性肝损害或是肝硬化。
患了乙肝切忌掉以轻心,要注意同时给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们查一下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两对半”),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感染者,切不要认为没有发病、没有症状就是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患者要配合医生做肝脏病理检查,目的是明确肝损害程度及病毒在肝细胞内的生长情况,以准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为什么这样要求呢?这是因为,家族聚集性乙肝要比其他途径感染的乙肝病毒在体内免疫耐受多,病毒变异多,慢性肝损害导致肝硬化的多,癌变的多,合并症亦多。特别是慢性酒精中毒,癌变比例更是明显升高。


(三)乙肝的传播途径及其传染性


1.乙肝病毒感染有哪两种来龙去脉

根据机体排除乙肝病毒的难易程度,可以将乙肝病毒感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过性感染”,即乙肝病毒在体内逗留是暂时的,终会被机体所清除;二是“持续性感染”,即乙肝病毒在体内往往是滞留终身,难以被机体所清除。造成这种差异并不是主要由药物治疗所引起的,而是由病毒侵袭和机体免疫状况的特点所决定的。
(1)一过性感染:主要有急性肝炎和不显性感染。一般来说,急性肝炎无论是黄疸型还是无黄疸型肝炎,病程都不会超过6个月,除了极少部分(1%~2%)可演变为急性重症肝炎而易致死亡外,绝大多数均可得到痊愈而不会转变成慢性肝炎。在一过性感染中,急性肝炎只占20%~30%,更多的是不显性感染,占70%~80%。所谓不显性感染,是指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感染者并不发病,或仅表现为短暂的、轻度的疲乏和食欲缺乏,大多数受染者并未介意,体内的病毒已被清除。例如许多并未患过临床型肝炎的人在体检中查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即属此类。一过性感染者的绝大多数都能痊愈并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能力。
(2)持续性感染:主要包括慢性肝炎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所谓无症状携带者,是指体内有乙肝病毒感染,但并无明显的病毒感染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然而对无症状携带者的肝穿刺活检研究表明,将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携带者肝内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多数肝脏轻微的病理变化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对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低反应状态,只是目前采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不能敏感地测出而已。无症状携带者在我国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持续性感染的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
无症状携带者的绝大部分(约95%)在其某个阶段可能会转变成慢性乙肝(即肝功能变得异常),而另外的5%左右可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而痊愈,其中e抗原阳性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自然转阴率较低。
由无症状携带者转变成慢性乙肝后,有5%~6%的慢性肝炎患者会发展到肝硬化;有9.9%~16.6%的肝硬化患者有发生肝癌的机会(也有小部分肝癌直接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除此以外,90%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经过治疗甚或未经过治疗,又可恢复到无症状携带者的状态。因此,一些无症状携带者与慢性肝炎之间是存在互相转化的。

2.乙肝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婴儿,引起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怀孕时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产程中的传播及分娩后经哺乳等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或围生期传播。孕妇若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感染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尤其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孕妇,使95%的新生儿被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被感染后易形成长期性携带。
(2)经血传播:只要输注入体内极微量含有乙肝病毒的血(0.000 04ml),就会造成感染。各种锐器如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刮面刀等,只要沾有乙肝病人的血液或组织液而未经彻底消毒,刺入健康人的皮肤黏膜都可能引起感染。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和使用被污染的器具如针灸针、注射器、手术器具、透析器具、采血器具,可传播乙肝。
输血与血制品的使用,往往是主要传播途径,如外科手术、牙科治疗、注射、文身或实验室意外接触、共用牙刷等,由于受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液的污染而造成传播(经皮肤、黏膜尤其是破损时)。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如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组织制品如胎盘组织液等)的供血、供组织者本身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被乙肝病毒污染,使用上述制品即可形成感染。因接种污染和生物制品导致乙肝感染,甚至局部暴发的报道已不少见。
针刺也可引起乙肝传播。消毒不严,无意中接触有传染性的血液,均可引起传播。
医源性传播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组织液通过密切生活接触或经被接触者皮肤或黏膜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机体而感染。
(4)性生活传染:在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和皮肤溃疡渗出液中也已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通过接触可被感染。国外已将乙肝列入性传播疾病范围。调查证实,同性恋者、性混乱者、妓女等人的乙肝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夫妻间的感染率高于父母与子女间或婆媳间。
(5)消化道传播: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唾液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很高。据调查证明,唾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出现的时间比血中晚1~2个月,平均持续存在18天。发病1~3周内的唾液中,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高达90%以上,5周后不易检出。慢性乙肝患者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难以确定乙肝表面抗原排出及持续存在的时间。唾液排出的乙肝表面抗原与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呈正相关,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滴度越高,唾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越高,浓度也越高。
但唾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浓度是否可达到导致感染的剂量,即使达到感染剂量的乙肝病毒,通过健康的胃肠道是否能形成感染,尚无确切证据。至今国内外也无文献报道经胃肠道传播导致乙肝发病或造成食物型暴发流行的例证。
(6)吸血昆虫传播:从吸血昆虫(蚊子、臭虫、虱子等)体内均检出过乙肝表面抗原。一般认为吸血昆虫只起机械传播作用,在流行病学上意义不大。

3.乙肝病毒也可父婴传播吗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实带有乙肝病毒,乙肝病毒DNA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有调查显示,父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因此,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

4.乙肝在什么情况下也可经粪-口传播

因为小肠胆汁中的蛋白酶与去氢胆酸可直接抑制乙肝病毒的活性,故乙肝病毒一般不从粪便排出,但乙肝病人或带病毒者患有溃疡病或痔疮等出血性疾病,粪便中有血液渗入时,也有可能从其中测出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病毒颗粒。这时粪便有可能起传播作用。在流行病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5.乙肝的传染源是哪些人

(1)乙肝患者:各类型乙肝病人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重型肝炎等,均具有传染性。而且在感染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都具传染性。经临床治疗后,只要尚未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其他任何1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存在,就仍具有传染性。目前国内外均无可靠的治疗方法消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这就使传染源在人群中逐渐形成一种累积状态。
经调查证明,乙肝患者作为传染源的危害程度,由强到弱为慢性活动性、慢性迁延性、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因为急性乙肝,尤其是急性黄疸型乙肝,自愈性强,传染期较短。
(2)隐性感染者:被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称亚临床感染者),也可称为急性无黄疸型患者。据报道,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数量化为1:100。这种患者不易及时发现或根本不被发现,其传染性和传染源作用也易被忽视。
(3)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分为无症状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和感染后携带者。绝大多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单纯1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极少,而与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共存。此种乙肝病毒携带者与隐性感染者一样,其传染性与传染作用往往被忽视。故认为,隐性感染者与病毒携带者,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

6.乙肝是怎样传染的

乙肝病毒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乙肝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肝。
是不是有了传染性的标志就一定会传染给周围的人?实际上不是这样。乙肝病毒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
概括来讲,乙肝病毒经血液途径传播,在感染者的精液中也发现有病毒存在,因此,有可能经过血液的针刺都可能传播,如不清洁的文身、扎耳朵眼、未严格消毒的多次使用注射器、共用剃须刀等,也可能经性传播。但是,一般的生活接触,同一环境共同生活、就餐和工作都不会传染。
为什么乙肝病人发作期传染性最强?因为发作期的病人,血液中乙肝病毒复制(繁殖)明显,血清学指标表现为ALT明显异常,病毒学指标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俗称“大三阳”。其中乙肝e抗原最具传染性,如乙肝e抗原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或乙肝e抗原阳性的血液不慎污染了健康人破损的皮肤,乙肝病毒即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热退后厌食、恶心、呕吐、尿色加深、ALT升高等。

7.乙肝何时传染性最强

乙肝起病比较隐匿,不少病人很可能在获知得了乙肝时,已属于慢性肝炎阶段。乙肝传染性的强弱取决于病毒是否仍在体内继续复制。如果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IgM的滴度、DNA聚合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几项化验呈阳性,表明有传染性,阳性的强弱和传染性的强与弱成正比。

8.与乙肝患者接触就一定会患乙肝吗

接触了乙肝患者不必过于紧张,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肝炎的。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工作也不会被传染。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出血的情况。因为乙肝主要是通过输血、注射途径传播,生活上密切接触才有可能传播。只要注意自己皮肤破口及时包扎、分餐进食、常洗手,可大大减少传染上肝炎的机会。另外,人体抵抗力在防御肝炎方面至为重要。接触了某一病毒会不会得病,在很大程度上看你对该种病毒有无免疫力。

9.乙肝配偶之间相互传染吗

乙肝病毒感染者之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以及唾液中均存在乙肝病毒。配偶之间的传播已被调查所证实。据报道,感染率的高低与一方感染程度、带乙肝病毒量有关。一般夫妻间感染率为50%,若一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感染率可增至78%。
一旦发现对方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健康的配偶可先在臀肌深部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周后开始接种乙肝疫苗,相距1个月和6个月再各注射1针。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再结婚。隔3~5年应再进行1针乙肝疫苗的加强注射。

10.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和恋人接吻吗?会不会传染给对方

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和恋人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黏膜破损造成传染。预防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抵抗力。

11.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尿液有无传染性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及乙肝病人尿中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为40%左右。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尿中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病毒DNA的检出率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与尿中乙肝病毒DNA检出率有明显关系。
乙肝病毒DNA可随尿液排出,污染环境而引起乙肝的传播。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尿液可能是乙肝的传播媒介。尽管尿液中乙肝病毒DNA的阳性率和浓度较低。但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经长期而密切的接触,乙肝可能借尿液传播,故在对乙肝的预防工作中亦应予以重视。

12.共同进餐能传染乙肝吗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果跟与“三阳”的乙肝病人一块吃饭会感染乙肝吗?带有“三阳”只说明他有病毒,但不会通过吃饭感染。日常工作和接触,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Tags: 问题  图书  解答  新书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