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预防耐药 > 耐药防治与管理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五年回顾

更新时间:2010-12-08 09:31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7288
手机版地址:《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五年回顾

一部《指南》的五年 p;

在中国, 慢性乙肝病人每人的年平均治疗费用为1152元,最后发展至肝癌的病人每人年治疗费用高达38000元以上。

撰稿/闵杰

人们都说,两代人的间隔在当今社会应该缩短到5年。确实,在科技和经济的滚滚车轮下,世界变化加快,5年之差就能显现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从2005年到2010年,对中国数量庞大的乙肝患者来说,这5年也几乎意味着一种改朝换代的“巨变”——乙肝治疗突破瓶颈,生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已尽在预期和掌控中。

5年前,超过50%的非感染科和消化科的医生不能完全正确回答乙肝的传播途径;45%的医务人员不知道诊治乙肝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仅有19%的乙肝病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高达73%的受调查者采用中成药及保肝降酶药物治疗;使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产生的耐药问题曾一度让专科医生对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产生困惑;耐药也让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产生了质疑,一部分应该继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因此停药;抗病毒治疗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一度前景堪忧……2005年6月,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肝炎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记录了以上的数据和现象。

2005年12月,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成为中国慢性乙肝防治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这部《指南》首次明确了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预防和阻止肝硬化、肝癌发生,从而使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并首次明确和凸显了“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基石地位。

如今,尽管慢性乙肝依然难以根治,患者仍需长期治疗和随访,但5年来,随着《指南》在专科医生中得到了大力普及和推广,强效低耐药抗病毒治疗理念在5年中迅速普及,突破了阻碍乙肝抗病毒治疗发展的两大瓶颈——医务工作者缺乏对抗病毒治疗临床应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长期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出现耐药而影响疗效的问题,明确了慢性乙肝长期管理中的“治疗目标”和“治疗策略”,并提高了中国慢性乙肝整体治疗水平。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庄辉教授介绍,目前大部分的全国三甲医院的肝病科和感染科医生认识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且截至2008年,我国有40%慢性乙肝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累计超过了100万,与《指南》发布前相较增长了一倍多。此外,急性重症肝炎患者以及因慢性乙肝引发的肝癌、肝硬化人数也因抗病毒治疗的普及而明显减少,不仅减少了病人和家属的负担,也减少了国家的公共卫生支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学专家翁心华教授介绍说:“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式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所以,延缓疾病进展的唯一方法就是,长期维持抑制病毒复制,进而减少重型乙肝患者,以及由慢性乙肝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据翁心华教授介绍,中国乙肝的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以追溯到12年前。中国第一个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拉米夫定正式应用于乙肝治疗,拉开了中国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疗的序幕。只短短几年,拉米夫定就让医生和患者意识到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一条正道。但耐药导致的临床治疗失效,也曾一度让临床医生对抗病毒治疗产生怀疑,让患者产生担忧,阻碍了抗病毒治疗在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就在此时,几乎与《指南》的问世同时,以百时美施贵宝“博路定”为代表的以“强效低耐药”为特点的全新一代口服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上市。数据显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博路定”治疗3至7年后,96%的患者肝脏炎症明显减轻,88%的患者肝纤维化明显减退,所有治疗前存在晚期肝硬化的患者的肝纤维化都有所改善,并且所有这些患者在长期随访中都达到了乙肝病毒载量的不可检测水平(〈300拷贝/毫升)。而临床研究数据还显示,初治患者接受“博路定”(恩替卡韦片)治疗6年后,累计耐药发生率仅1.2%,这一数据意味着多数慢性乙肝患者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地抑制病毒复制,坚定了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进行长期疾病管理的信心。

翁心华教授指出,在目前现有治疗手段还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首选强效、低耐药、安全性高的抗病毒药物,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重回轻松生活啊。

Tags: 耐药  回顾  指南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