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肝硬化及其它 > 医生医院 >

郑树森:刷新器官移植中国纪录

更新时间:2006-03-24 21:45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608
手机版地址:郑树森:刷新器官移植中国纪录

刷新器官移植中国纪录
记浙医一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剖腹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33年前,《列子》“汤问”里这段语焉不详的记载让刚刚走出医大校门的郑树森觉得这是个美好而遥不可及的神话:如果真的可以“剖腹探心,易而置之”,那将能创造多少生命的奇迹?
  
当年的郑树森没想到,几十年后自己竟然成了这个书写神话的“扁鹊”——在器官移植领域,他创造了胰肾联合移植病人存活时间最长的亚洲纪录;他实施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婴儿活体肝移植手术;他刷新了肝肾联合移植的中国纪录……

画外音:“一个生命眼看就要枯竭了,换个器官,又能起死回生了,对一个医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在器官移植领域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医生郑树森

再过几个月,7岁的宁宁就该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玩滑板车、骑自行车……这个整天蹦蹦跳跳、调皮可爱的男孩看上去和他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可就在5年前,刚出生几个月的他还徘徊在死神的边缘,“妈妈告诉我,我的命是浙医一院的郑树森伯伯和那里的医生救的。”宁宁说。

2001年6月,刚满9个月的宁宁因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导致肝硬化,只有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才有可能健康地活下去。得知这个消息后,宁宁的母亲决定“割肝救子”。于是,一个难题摆在了郑树森面前:如果不进行移植,宁宁的肝脏将逐渐坏死;可如果施行手术,风险又实在太大了:切取活体供肝时,既要保证切下的肝外侧叶绝对完整,从而具有良好的功能,又要确保供体安全,避免剩余肝脏受到损伤,单这一刀就维系着两条生命。

“医生就是救命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当年6月16日,郑树森亲自主刀,经过17个小时的手术,妈妈的左半肝被成功植入了宁宁的体内。这台手术,创下了全国年龄最小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纪录。

这些年来,郑树森的手术刀下抢回了多少像宁宁这样的生命,他早已经记不清了:“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一个生命眼看就要枯竭了,换个器官,又能起死回生了,对一个医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事?”

正是这种快乐和责任,让郑树森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手术台:有一次,一个昏迷不醒的重症肝炎患者,因为等不到肝供体,家属已经含泪把他接回去准备后事了,这时,医院突然得到有肝供体的信息,郑树森派人火速把病人抬了回来并亲自为他主刀做了肝移植手术,现在这个患者还健康地活着;

40多岁的老鲁,曾反复肝功能异常10余年,仅病危通知单就接到10多张。2001年3月,郑树森为他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不仅驰骋国内运动赛场,而且作为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第15届世界器官移植受者运动会,并勇夺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两个项目铜牌;

此外,郑树森还在肝胆胰外科领域不断创新,完成了众多疑难复杂的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的切除手术;

刀起刀落,起死回生……

画外音:“在器官移植这个领域的创新是无止境的。比如,如何使移植受者长期存活,如何防止肝癌的复发及乙肝的再感染,怎样少用免疫制剂,如何解决慢性排异问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不可能满足,不可能停步。”

院士郑树森


1986年,郑树森考入华西医大肝胆胰外科读博士;1990年他作为交流学者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香港学习期间,他一头扎进实验室,潜心钻研移植基础理论,整日与书本和实验动物相伴,甚至吃住都在实验室里;1992年,他谢绝香港的重金挽留,带着学成的技术回到了浙医一院。

1993年,郑树森由于成功完成了一例意义特殊的肝移植手术而在全国声名鹊起。

成功的喜悦没有让他陶醉,他把目光瞄向了更高的医学巅峰:“我们不仅要开展肝移植,还要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我们不仅要让患者通过器官移植获得新生,还要让他们健康长寿!”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郑树森朝着目标不知疲倦地努力着:在国外,肝移植患者曾一直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免疫药,虽然可以减少排异,但肿瘤复发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郑树森在大量临床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处理,减少了这类用药,使肝移植一、三、五年的存活率达到国际水平。同时,他在肝移植手术中的血管吻合,胆道吻合等技术上不断创新,使出血量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使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下降,目前肝移植手术最快只要3个多小时。

他主刀的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最长存活近10年,存活时间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纪录;他主刀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创国内最长纪录……在这些纪录中,有一项是郑树森最引以为傲的:10几年中,他先后主刀完成肝移植500余例,手术成功率近100%,患者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一年存活率达8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郑树森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这是一项研究如何解决移植后长期存活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让器官移植病人活下来,还要让他们活得长久、健康!在器官移植这个领域,创新是永远没有止境的。”郑树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何降低并发症、减少出血量,延长患者存活率……每一例手术都在不断改进,创新成了主线。

画外音:“高科技带来高的医疗质量。在医院,光院长一个人创新成不了什么‘气候’,关键是要团队创新,把浙医一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医院才是我们的目标!”

院长郑树森

浙医一院的同事们都熟悉“郑树森速度”: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是郑树森的工作时间,所以在下班后接到院长的工作电话没人会不习惯;人还在路上,往往就会接到他30分钟后开会或准备手术的电话;“有一天从上午开始手术,接连完成5台手术后,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院长家也没回,早上8点又在办公室接着上班了。”王伟林说,很多时候,院长的精力让医院的年轻医生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一切,郑树森却显得游刃有余。即便是行政事务缠身,每年他还有一半多的时间在搞科研、做手术、看门诊、带研究生。“院长要学会‘弹钢琴’——关键是让团队里的每一个音符都发出和谐的音节,医院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团队创新才会有活力。”郑树森对此深有体会。正如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样,早在10年前,郑树森就把浙医一院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器官移植上。

如今,一棵大树带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10年里,浙医一院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除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之外,该院已完成肾移植两千余例,每年完成肾移植例数在国内名列前茅。非亲缘骨髓移植至今已完成70多例,移植数量为全国之最。浙医一院SCI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三。依靠器官移植这棵大树,浙医一院先后组建了肾病、微创外科、感染病、消化、肝胆胰、肿瘤、心脏病等学科中心,从单科发展到多科联合到跨学科形成一个学科群。现在,医院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了医院全部毛收入的12%以上,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很高的。“浙医一院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医院,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创新才能形成合力。”郑树森总是这样说。

创新感言:
  
站在手术台上,手里握的是一条生命,是一段美丽的人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病人性命相托,作为医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依赖。在器官移植领域,我希望能走得更远。让所有接受移植的病人都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

忙并快乐着

记忆中这是第二次采访郑树森,和上次一样,这次也受到了在医院“共进盒饭午餐”的招待。因为他实在太忙,即便是一大早赶去,采访也只得等到中饭时间断断续续进行。就算这样,采访结束,当我看到门口一大群人翘首以盼的情景,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郑树森的时间实在是金贵,他的时间都是用来救命的,相对而言,采访实在有些微不足道。
  
尽管忙成这样,郑树森却一直说自己“很充实、很开心”。是的,他有足够的理由开心,人家说“十年磨一剑”,他足足花了30年的工夫,磨出了一把无与伦比的“神刀”,这一刀下去,一个就要枯萎的生命从此鲜活,一段绚丽的人生从此继续,一个幸福的家庭得以保全,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呢?这也多少能让我理解郑树森有对于器官移植的痴迷了:也许乐在其中,才有不断创新、永远超越的激情。器官移植的理论高深而生涩,可看到郑树森一脸陶醉的样子,连采访似乎也变得生动而快乐了。

人物名片
  
郑树森,195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树森多年来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胰外科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在肝脏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为我国的肝脏移植和多器官移植跻身国际领域作出重大贡献。

郑树森院士分别于1995年、2000年及2005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本报记者 陈欣 通讯员 王其玲)2006年3月22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