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肝硬化及其它 > 肝移植 >

吉林患者“让”肝脏供体救大连人

更新时间:2006-03-01 18:04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2769
手机版地址:吉林患者“让”肝脏供体救大连人

  目前恢复良好的这位大连肝移植患者,有幸成为东北三省器官移植协作组合理调配供体救治的第一人

  2月23日,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病房里,肝硬化患者刘毅(化名)已昏迷一整天了。该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心里明白,如果再等不到合适的肝脏供体对刘毅实施肝移植手术,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王立明不甘心,随即,他拿起了电话。

  吉林患者“让出”肝脏供体

  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是东北三省器官移植协作组成员之一,于是,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协作组发出紧急求救信号。

  协作组给出答复:吉林省当天有一合适供体。但是,这个供体已拟为当地一位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手术尚可延后。东北器官移植协作组按照国际器官移植惯例,准备将这一肝脏供体紧急调往大连。据吉林当地送肝脏供体的医生说,在协作组准备调配肝脏供体时,吉林的肝硬化患者无意中了解到,原本用来为自己进行肝移植的供体,要去救大连一位和他同样患有肝硬化、目前已危在旦夕的患者时,他说:“我还可以挺一阵子,先救大连患者吧!”话语虽然不多,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救护车飞驰,手术室待命

  2月23日13时许,吉林卫生部门派出一辆救护车,载着冷藏箱里救命的A型血肝脏供体,一路飞驰赶往大连。按常规,肝脏供体一般可以冷冻保存15~20个小时,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加长,供体的质量就会随之下降。吉林的救护车还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大医二院手术室内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患者被提前推进了手术室,麻醉科熊君宇主任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护士长宋军将手术中的器械、药物等全部备齐,手术主刀医生王立明早早穿上了手术服,20余个医护人员各就各位待命。18时许,吉林的肝脏供体送到了大医二院的手术室中。19时,手术正式开始,患者原本已明显硬化、萎缩形同“地瓜”般的肝脏被摘除,新的肝脏供体被放入了患者体内。手术中克服了麻醉关、出血关以及再灌流关,22时许,患者的新肝脏完全通血了,出现了红润,这表明患者的肝功能已趋正常。医护人员们长吁了一口气。手术经过了6个小时,术后患者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病房,第二天清晨,患者完全清醒了。

  心情不错的患者扮鬼脸搞笑

  昨天,是患者刘毅术后的第5天,记者在ICU病房见到了他。据医生介绍,目前患者恢复良好,黄疸已降到50umol/L。虽然患者因手术中插管,至今说话不太方便,但他表情十分丰富。看到记者,今年已50多岁的他居然故意扮鬼脸搞笑,看来他的心情不错。旁边的妻子说,她已经很长时间没看到丈夫的笑模样了。丈夫4年前被检查出乙肝健康带毒,后转为乙肝,之后又转为肝硬化,这几年,丈夫动不动就昏迷不醒,天天耷拉个脑袋,家里一点生气都没有了。今年正月十五之后,丈夫经常连续昏迷不醒,一家人真担心他醒不过来了。其实,丈夫原本是个很开朗的人,希望这次丈夫的病能彻底好了,一家人也能恢复往日的欢乐。

  器官移植逐渐与国际接轨

  据王立明主任介绍,对于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合适的供体是最关键的。日本早就有了全国性的器官移植网络,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同有一个器官移植网络系统。而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东北三省器官移植协作组就是由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几家大型医院的器官移植中心共同组成的,目的就是交流技术,提高水平,交流供体信息,使器官移植逐渐与国际接轨。此次,大连的这位肝移植患者有幸成为东北这个网络合理调配供体救治的第一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