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病号服的老王步履沉重地走进手术室。回想起一次次打击,他对此次手术信心不足。
王先生半年前因肝区持续疼痛在当地医疗接受B超检查时,发现右肝部有一直径16厘米的巨大肿块。紧接着,验血检测甲胎蛋白结果和CT片子都证实肝脏门静脉右支充满癌栓。医生据此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在妻子陪同下,他相继前往几家大医院求治,却均被告之:由于病灶过大,风险太高,难以奏效,预后不良等,不宜进行开放手术。几近绝望之际,王先生得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美国引进冷循环射频技术,已使一大批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生活质量提高。夫妇俩立即飞赴成都。
仪器调试,彩超定位,局部麻醉后,华西医院普外科李宁教授将3根20多厘米长的治疗针,缓缓地插入老王的肿瘤中心部位。同时,助手们依次打开了冷循环泵及主机控制。此刻,手术室内响起轻柔的震动音,监视仪上各种数据闪烁不停。十几分钟后,医生告诉老王,此次治疗全部结束。除了贴在穿刺点上的胶布,老王身上没有手术痕迹。而且,彩超等仪器已将射频针损毁区域进行测定,数据全部存盘,以备下次治疗参考。
李宁说,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以射频产生的热性凝固毁损肿瘤细胞,是射频疗法奏效的主要机理。但能量提高往往会引起组织在射频电极周围积炭,导致阻抗大大增加,降低射频能量的释放、热能的传导及病灶的固化坏死能力。所以,以往临床应用的射频能量有限,毁损区域最大直径一般仅为1.6厘米。
与此相比,冷循环射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治疗针远端涂布了纳米材料,针体与冷却循环系统相连接,既能避免针尖发送射频脉冲时因温度升高造成的组织粘连,又可不间断地降低射频针周围组织的温度,避免组织炭化及出血,进而增大射频能量释放,使肿瘤损毁区域扩大到8厘米以上。从华西医院已施治的100多个病例的转归情况看,由于汇集了冷循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该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明显提高。
至记者发稿时,从华西医院传来消息,经数次治疗,老王的病灶全部消失,已高兴地踏上归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