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贾继东
毕业后教育课程:有精彩有遗憾
今年课程的主题为“炎症与肝病”,多位从事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者从炎症和免疫学的角度系统介绍了有关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机理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
目前认为,炎症不仅是控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损伤的手段,也是生命早期组织器官发育分化的机制之一。但是,持续、过度的炎症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机制。因此,寻找针对炎症环节的治疗靶点将有助于肝脏疾病的治疗。不过该课程所关注的炎症并不仅仅是我国许多医生和患者所认为的转氨酶升高,而控制炎症的手段也并非简单地通过药物来降低转氨酶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福生教授是我国大陆首个被邀请在该课程上进行有关乙肝病毒感染免疫报告的学者。但遗憾的是,因签证问题王教授未能成行,只好由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常(Kyong-Mi Chang)教授代为讲解。
临床新进展
丙肝占主流、乙肝蓄其势
今年大会的临床进展部分仍以丙型肝炎的治疗为主。多家国际制药公司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联合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口服、短疗程(8~12周)、疗效高(90%~95%以上)、副作用少、方案简便(复合制剂、固定剂量、每日顿服)、针对多个甚至全基因型、适应多个特殊人群(如肝硬化失代偿、免疫抑制或器官移植人群)已成为此类药物的基本门槛。治愈慢性丙肝的理想已经指日可待。
遗憾的是,此类药物在我国获得临床试验许可及审批仍需要较长时间,再加上亟需建立和完善上市许可、价格谈判和报销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我国广大丙肝患者,特别是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在短期内可能无缘这些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此次大会上,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更为关注的慢性乙肝治疗的临床进展不多。有关乙肝治疗的新药研究多处在临床前的实验室阶段,少数在极早期临床概念验证阶段。但随着丙肝治愈的实现在即,国际科技及医药企业界已经开始将大量资源转入到乙肝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10年内,乙肝治疗将产生重大突破。
肝移植或可国际协作
托马斯•施塔茨(Thomas E.Startzl)肝移植手术最新进展的特邀演讲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埃蒙德(Jean Emond)教授。作为北美地区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的创始人,Emond教授简要回顾了活体肝移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呼吁医学界和公众正确认识以上手术方式对于缓解供肝短缺的积极意义。同时他也提到了中国台湾、香港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及我国大陆的快速进展。
笔者在会后与其进行了简短的面对面交流,介绍了我国北京友谊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儿童活体肝移植方面所积累的大宗病例,并探讨了相互合作的可能性。
肝脏干细胞体内移植尚困难
汉斯•波珀(Hans Popper)基础科学最新进展的特邀报告者为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的邓肯(Stephen Duncan)教授。
Duncan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在体外诱导出可模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细胞表型,用以筛选出相应的治疗药物,但并未涉及到肝脏干细胞的体内移植方面。
据笔者所知,文献中有关肝脏干细胞的治疗应用主要针对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而对于肝硬化和肝衰竭的治疗,由于肝脏内微环境的改变,干细胞的移植更为困难。
专题会:择其重点,取其精华
肝纤维化基础研究专题会邀请了美国和欧洲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如布伦纳(Brenner)、舒潘(Schuppan)及平扎尼(Pinzani)教授等从炎症与肝纤维化、表观遗传学方面,对肝脏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及无创检测手段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以及临床试验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
基于价值的医疗模式(Value based medicine)专题会邀请了医学和医疗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医疗模式的转变进行讲解,介绍了基于价值的医疗模式的定义,强调“从数量转向价值”、“患者需要的是更好的健康,而不是更多的治疗”、管理重点“从结构、过程转向临床结局”、“费用控制不是唯一的目的”等理念,提倡“通过双赢的竞争创造价值,而不应是通过赢-输的竞争瓜分价值”,这些新知识对于正在面临医疗体制改革的我国医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总结印象:中国研究举足轻重
笔者对于此次大会的总体印象是,虽然中国医生参会人数较往年有所减少,但所参与的学术交流更多了。除王福生教授被邀请进行继续教育报告外,大会口头发言以及壁报交流者也较往年增多。
另据文献检索发现,我国大陆学者所发表的有关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研究文献数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充分显示了我国学者在肝病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高层交流:将精华带回中国
由于今年能够参加会议的中国医生人数减少,11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AASLD的领导进行了对话,探讨了将AASLD年会精华带到中国进行宣讲的合作计划。
会外感想:中国医学赞助亟待规范化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医药公司赞助医生参加学术会议这一方面缺乏明晰的规则,从而使其成为了一个敏感话题。今年我国大陆的参会者有明显减少迹象。据了解,来自中国的参会者中有些是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甚至是自费解决差旅和会议费用的。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我国目前的困惑,但目前都有了明确的利益冲突管理规则。我们再次呼吁中国政府部门、学术团体及医疗、教学和科研医疗单位,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医药企业赞助医学科研、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的明晰规则。既要坚决杜绝过去那些不规范、不透明的商业赞助,也要避免因噎废食、不允许接受任何商业赞助的“一刀切”的做法。
我们恳切地希望有关方面出台既能保持学术公正和学术独立、又能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利益冲突管理机制。
(原标题:2014AASLD年会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