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新闻 > 工作学习 >

贫困生隐私上了墙

更新时间:2004-12-02 00:0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8083
手机版地址:贫困生隐私上了墙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一家四口均患乙肝”……,重庆一些大学将贫困生家庭隐私进行公示,将贫困生们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近日,一份“助学贷款贫困生公示表”,赫然出现在重庆工商大学江北校区内,这让部分贫困生感到有些“受不了”。他们认为,学校这样做泄露了家庭隐私,将他们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对此,校方认为,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互相监督,杜绝虚假贫困生套取特殊待遇。

  事实上,类似的“公示”在重庆高校并非个例。此前,重庆渝西学院在发放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时,也采取了将贫困生的档案与家庭隐私一起张榜公示的方式。

  贫困生:感觉深受伤害

  近日,记者在重庆工商大学江北校区,看到了这份引起争议的“应用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贫困生公示表”。

  在这张表上,列着“特困生人数:64人”,并按“姓名、年级专业、班级、月生活费”等项目分门别类地标示出来。

  记者找到张贴公示榜上的贫困生李同学。他表示,学校此举让他无形中产生了自卑心理。但他“敢怒不敢言”,担心找到校领导反映后,助学贷款就没了着落。

  而记者在位于永川的渝西学院红河校区看到的情况,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父母婚姻、家庭病史都公布出来了,太不应该了。”一男同学愤愤不平地对记者说。

  记者在上面看到了几位贫困生的资料。一张姓同学的贫困原因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现一人生活、无经济收入”。另一张姓同学的贫困原因是:“家有四口人、父亲因车祸丧失劳动力,母亲在家务农,妹妹读初中患乙肝,现借款近2万元”。还有一同学的贫困原因是“一家四口均患乙肝”。

  “实际上,由学校掌握了贫困生的情况就足够了,有必要把他们的名字和具体情况对全校公开吗?”很多大学生对此表示不解。

  据悉,公示张贴出来后,立刻引起同学们的议论和不满。

  校方:一种无奈的举措

  对于公示贫困生档案这一做法,大学方面也有他们的理由。

  重庆工商大学宣传部负责人称:“学校这样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据称,工商大学以前曾发现过多例虚假贫困生事件。“这些学生的家庭其实并不贫穷,但他们钻空子,欺骗学校,从而得到了只有贫困生才能享受的助学贷款等待遇。但一转身,他们就用贷款买回了手机和高档服装。所以现在以公示的方式来进行监督,只有学生才最了解学生。”这位负责人这样说。

  渝西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德全称,现在校外银行贷款很难,但贫困生却越来越多。为了让贫困生顺利读完大学,他们在全市率先投放了150万元专项资金,以校内贷款和奖学金的方式发放给校内的贫困生。为了将有限的资金发放给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他们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让他们吃惊:竟然有人假冒贫困生。

  怎样才能识别贫困生,并让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帮助,校方可谓“绞尽脑汁”。一位学生干部提出将贫困生的档案进行公示,让全体学生来监督,以此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最后,学校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0月底第一次在全校进行了公示。

  律师:已侵犯了隐私权

  对于公示贫困档案中泄露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病史等情况,渝西学院的李德全处长也认为,有些内容的确不应该公示。他表示,学校规定公示的内容仅仅是学生姓名、班级、专业。但在具体操作时,一些细节没处理好。他当即表态,将尽快对一些不规范的公示方式予以处理。

  一些法律界人士表示,隐私权是公民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所以,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属于隐私权范围,他人不得对外公开。

  当然,有关机关为公共利益必须公开的要排除在外。比如警方通缉令中对犯罪嫌疑人体征、家庭地址的公开记载,就不属侵犯隐私的行为。但一些高校的这种公示行为,显然不属于为了公共利益必须公开的情形。为此,学校在客观上已经侵犯了学生隐私权,应当立即予以纠正。

Tags: 隐私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