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1 5版 寻医问药:用药咨询 编辑:张昀 作者:刘士敬
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清除或抑制乙肝病毒,阻止疾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因此,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和关键。病毒一日不清除,肝脏就多一分危险。既然抗病毒治疗如此重要,是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能及时进行这项治疗呢?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感到震惊:今年1~8月,我们随机调查前来我院诊疗的乙肝患者432名,其中曾经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198名,但是其中却有149名乙肝患者都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只有25%的患者正确地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为什么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患者不理解,不愿配合,思想上抵触。抗病毒治疗面临疗程长、疗效有限,尤其是有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长期用药病毒发生变异和耐药等情况,患者对于这样的治疗心存疑虑和障碍,总想寻找一些副作用小的、保险稳妥的治疗方法,选来选去,往往容易选择和轻信一些中药偏方、验方,误认为中药治慢病,没有毒副作用,实际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一旦错过抗病毒最佳治疗时机,后果严重。另外中药抗病毒的作用尚未得到公认,许多中药具有明确和潜在的肝肾毒性作用,并非完全安全可靠,用之不当,反而引来祸害。
2.乙肝抗病毒治疗疗程漫长,经费投入较大,多数患者无力承担过高的治疗费用。抗病毒治疗周期都在半年以上,干扰素使用半年一旦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还需加强和巩固半年时间,以后病情复发时,还需要重复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需要使用多年,难以停药,患者害怕终生服药。整个抗病毒治疗过程费用相当昂贵,目前比较热门的长效干扰素,一支需要1000多元,普通干扰素也要百元左右,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每天花费也在20元左右,长年累月下来,一个疗程花费都在数万元以上,一般老百姓难以承受,这些抗病毒药物也大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这就使得更多的患者“望药兴叹”。
3.一些医生认识不到位,满足于保肝降酶等辅助性治疗,不求从根本上治疗。一些医生从稳妥和安全考虑,排斥使用风险较大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使用一些保肝降酶降黄药物,以为通过治疗将患者的肝功恢复到正常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患者的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肝功有可能再度异常。治疗只采用扬汤止沸的临时措施,而不采用釜底抽薪的抗病毒治疗,久而久之,病情仍有可能向肝硬化演变和发展。
4.医生和患者不能客观地看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高估或低估抗病毒疗效。有些医生和患者,错误地把抗病毒治疗看做是一劳永逸的特效灵验治法,认为只要坚持治疗一个疗程,就会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是一旦治疗受挫,结果不理想,就全盘否定抗病毒治疗。有些医生和患者过度怀疑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低估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劳民伤财的举动,这样会使患者难以依从。
5.目前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相当有限,治疗方案的实施较为复杂,并非轻而易举、一劳永逸地根治。目前公认有效的几种抗病毒药物,只能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不能彻底清除和消灭病毒,治疗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抗病毒治疗的成功与否还有许多未知因素参与其中。抗病毒治疗要想获得理想疗效需要长期坚持、反复多次,寄希望于打持久战,消耗和清除病毒储备。患者斥巨资投入抗病毒治疗,只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获得有效应答,另一半患者的投资就打了水漂,无功而返。
6.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较为局限,只有少部分患者处在最佳的治疗时机。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患者正好处于肝脏炎症活动期,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5倍之间,没有黄疸,但并非每个患者都恰好在这个阶段,多数乙肝患者处于病变相对静止阶段,肝功正常,转氨酶正常,这时抗病毒治疗收效甚微。
总之,需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乙肝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正好处于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经费尚充足,就应该及时实施抗病毒治疗方案。有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正确、合理、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缓解和阻断乙肝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进程。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