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防治系列——乙肝抗病毒治疗要打持久战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皓东
得了乙肝,谁不想治好?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一听说哪里出了一种治乙肝的新药,恨不得砸锅卖铁,也得试一试,但尽管使用了最先进的抗病毒药物,不少人也没治好自己的病。
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能盲目用药
王家的姐弟三人就是这样。由于母婴传播,王家姐弟三人都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大姐因为乙肝,离了婚。为此,她发誓要把乙肝治好,忍受了半年干扰素副作用的痛苦,但乙肝病毒深深地藏在她的肝细胞里,巍然不动。二姐为了把乙肝“转阴”,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买了新药拉米夫定。几个月后还真见效,她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弟弟,因为弟弟的肝炎最重,去年就因为转氨酶升高而没有进入大学。弟弟用药后,效果也很好,几个月后重返校园。但是两年以后,二姐突然感觉全身乏力,不想吃饭,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已经转阴的DNA又“转”回来了,原本正常的转氨酶也像坐上火箭,直线上升。医生说,这是“病毒变异”。弟弟一听,吓得要死,为了让他的病毒别“变异”,立即停止了治疗。三个月后,弟弟的肝病再次发作,休学、住院,挂“吊针”。医生说,这是停药后的“反跳”反应。
姐弟三个想不通:都说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是世界公认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怎么就不能治好自己的病呢?医生说,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能盲目用药。下面的几个问题,事先就要了解到。
抗病毒药物“杀”不死病毒“复制基地”
慢性乙肝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为自己建立一个“复制基地”,把制造病毒基因的“模型”藏在里面,只要一有机会,这个基地就会按照“模型”大量复制病毒,繁殖后代。现在的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模型”的后代,却不能破坏复制病毒的“模型”本身。因此,慢性乙肝不能“去根”。
抗病毒治疗要选择好时机
由于目前的药物不能“杀死”乙肝病毒的“复制基地”,破坏病毒基因“模型”,因此,抗病毒治疗要掌握适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在机体免疫功能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
我国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大多数都是在年幼时从妈妈那里感染的,由于小时候机体的免疫系统还不能“认识”病毒,所以长期与病毒“和平共处”,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长大以后,有些人的免疫系统“认识”到了病毒的危害,有了和乙肝病毒作战的“积极性”,但它们的能力往往不足以清除病毒,使肝细胞被病毒破坏,成为慢性肝炎病人。如果在这时候使用抗病毒药物,在病毒被抑制的同时,又受到免疫系统的帮助,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因此,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是转氨酶异常、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时期,而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疗效往往欠佳,且容易发生耐药。刚才提到的姐弟三个就是这样。
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斩草除根”
如果我们把乙肝病毒看作是稻田里的野草,那么,我们治疗的第一个目标是控制野草的生长,阻止野草对稻田的破坏,使水稻能够正常生长;然后,我们要继续治疗,使野草的叶子全部烂掉,即便它的根(cccDNA)还在,只要在免疫系统的帮助下,使草不再长了,稻田就能丰收;再坚持下去,野草的根全部烂在地里,也有达到完全清除乙肝病毒的可能。这需要长期的治疗,需要有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需要坚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有些病人在抗病毒治疗后,血中已经不能测出病毒,症状也完全消失,就认为可以像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停止服药或减少药量了,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目前的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能在短时间内根除病人体内的病毒,只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因此一旦停药,体内的病毒又会活跃起来,致使肝病复发。所以,使用乙肝抗病毒药物至少需要2年,有的病人甚至需要终生服药。
既不要害怕耐药现象,也不要轻视
尽管目前一些乙肝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但由于病毒长期与某种药物接触,就可能逐渐适应这种抗病毒环境,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有人认为,一旦耐药发生,肝病就会再次复发,甚至发生严重肝衰竭。其实,病毒变异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地坛医院在检测时可能同时检测出野生病毒株和变异病毒株。抗病毒药物对这两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因此,病人的病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仍然可以继续抗病毒。但是随着病毒变异株的逐渐增多,抗病毒药物对变异病毒的抑制力下降,检查指标可能逐渐升高,以后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此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严重肝病的发生的。因此,既不要害怕耐药,也不要轻视,有经验的医生会为您及时更换其他有“战斗力”的药物。
人物链接 蔡皓东
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专业25年,对各种传染病和重症传染病的抢救、治疗、疑难病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北京市卫生局青年优秀论文奖。担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主编,北京药品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1996年至今,先后参与多项全国性多中心新药临床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总结了治疗乙肝的临床经验。门诊时间:周四上午。陈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