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治疗 >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不要治疗讨论之三

更新时间:2005-03-21 17:28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9857
手机版地址: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不要治疗讨论之三

同行切磋

王振坤 孙方军 韩宗祜
2005.03.21 5版 医生论坛:探求 编辑:周环

  我看治疗不可取
  其实,乙肝带毒者的前途并不是那么悲观,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我国有学者对无症状乙肝带毒者862例进行了10年追踪观察,发现各项化验指标一直正常者为777例,占90.2%,也就是说,90%以上人都没有发病,仍然是无症状乙肝带毒者。还发现,因肝功能不正常被诊断为慢性乙肝者为46例,占5.7%,也就是说,10年中乙肝带毒者的发病率为5.7%,显而易见,1年的发病率为0.57%。另外,通过症状、体征、B超等被诊断为肝硬化的42例,占4.9%,只有1例肝硬化死亡。

  ▲据我国卫生年鉴资料,2002年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数约为66万例,其中乙肝发病数为54万。我国共有1.2亿乙肝带毒者,假若这54万例乙肝都是由1.2亿乙肝带毒者发展而来,那年发病率只不过0.5%左右。实际上,在这54万例乙肝中还有急性乙肝,肯定不是由乙肝带毒者发展来的,而是成年人新感染乙肝病毒所致。所以,乙肝带
毒者每年的发病率肯定低于0.5%,在200例乙肝带毒者中每年可能约有1个人发病。事实就是这样。

  ▲据我国调查,乙肝带毒者在不进行任何治疗情况下,可以“自然转阴”。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报告,共观察772例乙肝带毒者,平均观察2.14年,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为2.01%,并发现有2个“转阴高峰”,即10~20岁的转阴率可达2.7%,50岁以后的转阴率高达6.6%。而E抗原(HBeAg)的自然转阴率可能更高一些,例如,10岁前HbeAg阳性率为40%~60%,40岁以后其阳性率只有10%~20%,这提示HBeAg随着年龄增加可以自然转阴。国外报告的HBeAg自然转阴率更高,60岁以后可达到60%以上。这也告诉人们,乙肝带毒者在治疗中出现的“转阴”并不可靠,很大可能是自然转阴,与治疗无关。治疗乙肝带毒者,很不可取,目前也没有这方面药物可提供应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总感染率高达57.63%,但只有占总人口10%的人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占总人口47.63%的人,虽然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已成为过去,这些人都清除了自己体内的乙肝病毒,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可见乙肝病毒并不那么可怕,感染者大多数能依靠自身免疫功能清除乙肝病毒。乙肝带毒者本身也完全可能产生这种“清除”机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曾遇这种例子:一位年轻女工是多年乙肝带毒者,几年后再来复查,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她结束了带毒状态,体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我们又经多次检查,并去外地复检,仍然如此,她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清除体内乙肝病毒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肯定是“非溶细胞性的”,病毒被清除并不伴有肝细胞损伤,有人认为,与细菌因子如内源性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等有关,是这些细胞因子将乙肝病毒清除掉的。

  写到这里还得多说几句,乙肝带毒者的“前途”虽然不是悲观的,但还是应当注意。如最近我们收治1病例,他已携带乙肝病毒20多年,肝功能也一直正常,但他接连观看奥运会比赛,夜以继日,又特爱激动,最终导致转氨酶升高,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眼睛也轻度发黄,他是肝炎发作已毫无问题。乙肝带毒者整天的悲天悯人、愁肠百结或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没有必要的,但大大咧咧、生活无序、纵欲痛饮也是要不得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淡化“转阴”念头,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不滥服药,不相信什么“转阴药”的神奇效果,一旦发现肝功能有改变,及时到专科医生那儿治疗就是了。

   辽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王振坤

  有症状携带者需治疗

  我们认为,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临床上,HBeAg、HBV-DNA为病毒复制指标,HBsAg、抗HBe、抗HBc为病毒感染指标。第一种情况是病毒感染指标和复制指标均为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积极采取治疗。第二种情况为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此时病毒复制虽不活跃,但DNA检测仍为阳性,说明病毒依然存在,也应该采取治疗,以提高免疫抗病毒为主。第三种情况为恢复期,DNA阴性,说明体内病毒已基本得到抑制,可以不用治疗。第四种情况是DNA为阳性,病毒存在,仍需药物治疗。第五种情况属于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现在已经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且DNA为阴性,此时乙肝趋于好转和临床治愈,可以不用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时要区别对待,根据其不同阶段不同的血清学标志分别予以治疗。

   石家庄市冀中消化病研究所孙方军韩宗祜

Tags: 携带者  讨论  专家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