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丁真相调查
本报记者 夏金彪
对那些与社会歧视抗争的乙肝病友,地坛医院蔡浩东医生的名字对他们来说不会陌生。记者就是在乙肝患者的网上家园“肝胆相照”网站上注意到蔡医生的。在这个网站上乙肝 患者互称“战友”,共同探讨与乙肝战斗和抗争社会歧视的经历。蔡医生的文章不仅有用药方面的指导,也有给乙肝“战友”维权的支持。
记者看见一封一位国家领导人对“1611位公民要求对中国31省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乙肝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的批示的扫描件被贴在网上,作者就是蔡浩东——“我把它贴在了我们医院的网站上,‘肝胆相照’那儿的是从医院网站上转贴过去的。上面还差点批评了我。”蔡医生告诉记者。
蔡医生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之外,还负责起医院网站的工作。“自从有媒体对拉米夫定(贺普丁是其商品名)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之后,我每天都会收到患者的来信,有时候甚至达到20多封。询问拉米夫定有关的问题,有的甚至想停药,”蔡医生很是担心,“不适当停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问题。”
患者恐慌
据了解,贺普丁作为首个治疗慢性乙肝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于1998年获准在中国上市,贺普丁在2000年被列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目前,该药已在包括欧美等80个国家注册。
据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斯崇文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已批准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三种:干扰素、拉米夫定、苦参素。其中,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的作用最快最强,并且具有服用方便的特点,因而它在临床中被运用比较广泛。
某媒体用很大篇幅质疑贺普丁后,即引起众多乙肝患者不安。据了解,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有1.2个亿,“大三阳”的大约占到3000万,其中有许多患者都在服用拉米夫定。由于担心出现文中描述的药物不良反应,许多正在服用贺普丁的患者正准备停止用药。网友yangstone在“肝胆相照”网上向“战友”发出了求救信号:“我一直以为自己找到了好的治疗方法,一直很乐观,觉得康复的日子不远了。我现在没什么不正常反应。但是我看到报道后,心里很担心,我正好处在满一年的时候,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服药还是停止?”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乙肝患者都象网友yangstone一样对贺普丁充满了担心。
贺普丁真相
患者担心长期用贺普丁引起乙肝病毒变异,造成不良后果。斯崇文教授认为:“目前来看,如果没有到停药指针就停药,是会产生病情反跳的。病情反跳会比病毒变异严重的多。一般来讲,医生害怕病人不恰当停药。因为不恰当停药,病毒会继续发展。病毒‘野生株’在没有拉米夫定抑制的情况下,会迅速大量的生长,会比用药前还要多,从而引起病情恶化,导致病情无法控制,造成肝功能衰竭。虽然这种情况是少数,但都是由于不恰当停药造成的。”
蔡浩东医生告诉记者:“对拉米夫定的探讨,你可以上我们的网站,看我的一篇‘拉米夫定风波之我见’的文章。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民众理解乙型肝炎的治疗困境,抗乙型肝炎药物的缺陷,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为病人带来真正的福音。”“我认为拉米夫定临床效果还不错,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滥用引起的”。据了解,北京地坛医院是全国最早使用拉米夫定的医院之一,作为最早使用拉米夫定的专家蔡浩东医生对此有自己的用药体会:“全国使用拉米夫定的专家曾经把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临床运用拉米夫定的专家共识,希望对基层医院以及对拉米夫定使用缺乏经验的医生有点帮助。”
斯崇文教授告诉记者,他也是提出专家共识的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亚太乙肝专家组成员。“这两个专家组都是学术性组织,都总结出了一套治疗乙肝的指导性意见,对拉米夫定使用有一些共识。”“与其他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比较,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的作用快而且强,没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并且具有服用方便的特点。它的缺点是在服用一年后,病毒容易产生变异,抗病毒效果减弱,产生耐药性。”
斯崇文教授对某媒体由于不专业的报道而给患者造成的误导表示出担心:“媒体引用香港医生的话,说拉米夫定是‘毒药’。其实,在药上印有有毒的字样是在提醒患者用药应慎重,要遵医嘱用药。”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香港药剂学会主席BenjaminKwong他告诉记者:“在香港表明毒药的处方药有2万多种,包括常用的白蛋白和胰岛素、卡介苗和水痘疫苗等。这只是香港地区法律对药物管制的要求,不同于内地毒药的表示。”
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的肝病专家张玲霞告诉记者:“拉米夫丁是美国FDA批准的三个治疗乙肝的药物之一,其疗效和安全性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其中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已经在中国上市)。关键是要防止拉米夫定滥用,要选择有适应症的患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临床观察,贺普丁停药的时候必须要有停药指针,停药后还要进行随诊观察。”但拉米夫定也有一些缺点,如用药产生乙肝病毒变异的问题和容易复发的问题,都有待医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据悉,对贺普丁的质疑,源自这样一桩诉讼:三年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一位博士生死亡,怀疑是因连续服用贺普丁之后产生不良反应所致,因而患者家属将生产贺普丁的厂家葛兰素史克公司告上法庭。某媒体就此事进行了报道,并质疑贺普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涉嫌隐瞒说明书、侵犯患者知情权的问题。记者采访进行核实,葛兰素史克公司处方药部全国传媒经理郑玮告诉记者:“我们感谢媒体对贺普丁的关注。我可以告诉你,葛兰素史克公司目前已经涉及四起类似的官司,其中两起我们已经胜诉。法院认定贺普丁是合法进口的,其说明书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的相符;原告主张葛兰素未尽警示和披露义务,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缺乏依据,法院已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以上两起诉讼案,原告都未再上诉,判决已生效。还有另外两起正在法院审理中,对此我不想多做评论,相信人民法院会尽快做出公正的判决,请媒体继续关注。”“我们恳请媒体提醒广大乙肝患者:停药千万遵医嘱。”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理学博士后杜文民告诉记者:“许多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患者不适当使用引起的,特别是处方药,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有我们应该重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预警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处方药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今年我们已经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工作,会把不良反应的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布。但大众媒体对不良反应的报道需要慎重,特别是涉及到处方药,因为处方药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如果患者看见不良反应的报道,突然停药,就会给治疗带来不良的后果。”
乙肝治疗药陷阱
蔡浩东医生分析乙肝药物滥用的原因时指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患者治病心切,因为乙肝不治好,患者找工作、谈恋爱等都会受到影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更是加重了这种现象。
据卫生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乙肝医疗费用一项即达约500亿元,而且这仅是指已发病的3000万患者,尚不包括因“大三阳、小三阳”遭遇就业、婚姻等障碍而四处求医问药期盼“完全转阴”、“彻底治愈”的病毒携带者。由于目前还没有能直接杀死乙肝病毒的特效药,许多患者希望有“新药”“偏方”能治愈乙肝。而一些不负责的药厂也投其所好推出所谓的“特效药”,造成市场上假药泛滥。
一位患者告诉记者,其中一些医生以及媒体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据介绍,一些医生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滥开治疗用药,一些媒体也参与所谓乙肝“特效药”的宣传。据调查显示:抽样报刊56种,共计1500份,其中刊登医药广告4920条,涉及到肝病方面的广告746条,占医药广告的15.16%,这些广告宣传的几乎都是假药。
斯崇文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根本没有什么乙肝“特效药”,所谓的基因治疗也还处于实验阶段。他建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能给予重视,加强管理。另外,希望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要上药厂的当。还要特别提醒患者,他们最好应该到专科医院就诊。”
仅有药品治疗是不够的
一位患者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诉苦:“我自己是‘大三阳’,一直在治疗,花了上万块钱,效果也不理想。我怕单位体检查出来,我不想失业。”有专家认为,在中国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有1.2亿,这些人由于在工作、上学、恋爱时受到歧视,已经引发了社会问题。这位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当周一超把水果刀刺下去的时候,起码在他那里,乙肝完成了‘疾病’向社会‘问题’的突变。”
斯崇文教授认为,目前,对艾滋病病人都强调不要歧视,那更不能对澳抗阳性病人歧视。据介绍,乙肝基本上是通过血液、母婴途径传播,正常的日常接触基本不会有传染性的情况下,如果乙肝病人被社会拒绝,在升学、就业、婚娶、社交等诸多方面被排斥,让他们处于深造无望、就业无路、婚配难合、缺少友爱的状态下,就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社会问题就需要政府加以解决。据了解,国家已经对此高度重视,今年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但对于治疗费用国家还拿不出,斯崇文教授告诉记者:“比如一个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一年的花费是6000多元,那么3000万病人的治疗费用就高达1800亿。目前国家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放在预防上。”
据斯崇文教授介绍,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就可以有效预防乙肝,即使被澳抗阳性病人传染,真正发病的也不到5%,大部分都产生抗体了,有抗体的人大概占56%。据有关专家透露:专家们向有关部门提议,澳抗阳性者只是被限制在少数行业如饮食等,绝大部分行业都要向乙肝病毒携带者开放,在升学、工作等方面的体检只做肝功能的检查,不做病毒学检查,以免给乙肝携带者升学、工作造成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