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在中国办事处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儿童的母亲是这一未来的守护者。”这是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世界卫生日的献词。本报记者韩萌摄
每年有330万婴儿———或者更多———是死产, 400多万婴儿未满28天就已死亡,还有600多万幼儿未满五岁就已夭折。由于医疗保健的费用来得太迟或是无法承担,母亲死亡率也持续不减———每年死亡总数在52.9万,通常突然的未预料的死亡发生在怀孕期间(大约6.8万人是由于不安全流产所致),分娩期间和产后不久———留下了破碎的家庭,经常陷入贫困之中。
今年《世界卫生报告》的发表时间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仅剩十年。这一目标就是要让全世界达成共识,到2015年全世界的居民都要实现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作为扶贫计划中完整的一部分,强调了促进健康,特别是母亲和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摘自WHO《2005年世界卫生报告概述》
王怡马上就要做妈妈了,可是她很担心宝宝的安全,因为她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众所周知,母乳不仅仅能供给婴幼儿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向婴幼儿提供抵御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这是人工喂养无法相比的。不过母乳喂养还是有禁区可言的,像王怡这样携带传染病毒的孕产妇尤其需要注意。
302医院感染七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刘士敬指出,患乙型肝炎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能否采用母乳喂养小孩,主要取决于母亲会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母亲乳汁中病毒的含量远没有血液中多,加上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所以新生儿出生后打了乙肝疫苗后就可以母乳喂养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为了减少传播机会,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最好不用母乳喂养。
一般认为以下情况不适宜母乳喂养:母乳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母乳能否检测到乙肝病毒,是判断乳汁是否有传染性最为客观的指标,如果HBV-DNA阳性,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传染性强。
HBV-DNA阳性或大三阳的母亲,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表示病毒正处于活动期,母乳的传染性大。
由于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果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的乙肝病毒就会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并可能诱发乙肝病毒感染。再有,母亲乳头破裂者也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母亲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经乙肝病毒基因检测为阴性,如果婴幼儿表面抗体阴性,表示缺乏保护性抗体,应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待保护性抗体产生后才可母乳喂养。
-亲子
教宝宝做操吧
专家:抚触等早期训练可挖掘婴幼儿潜能
“宝宝表现真棒,谢谢您的锻炼指导。”在北京妇产医院门诊四楼宝宝健康乐园里经常会听到那些初为父母者对医护人员的感念。据了解,宝宝健康乐园自2003年11月建立以来,已进行早期教育822人次、抚触8333人次,渐受欢迎。
专家解释,抚触主要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而且,背部抚触时可以锻炼婴儿抬头,增强颈部的力量;被动体操可舒缓婴儿四肢、降低肌张力、对中枢神经的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研究表明,各种能力的获得有一个关键期,又称敏感期和最佳期。宝宝健康乐园的负责人何青介绍,在对每月130多名三个月月龄婴儿随访中发现,有多数婴儿抬头不好,而且肌张力偏高,通过询问了解,孩子在家从来没趴过,抚触也没有坚持做。可见,抚触和早教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为加强早教的宣传和指导,儿科把抚触和被动操加在42天婴儿的常规检查里。”何青介绍,早期触觉刺激及训练,可使婴儿顺利度过抬头、翻身、爬行、行走几个人类早期发育的关键期。
-相关报道
芬兰利用药物有效防止艾滋病毒母婴传播
本报讯 据芬通社4月4日报道,1993年以来,芬兰共有6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接受了这一治疗,结果没有一名婴儿在出生后被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如果不进行这种治疗,这些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为10%至30%。
这些孕妇是在怀孕初期到医院进行妊娠检查时,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在婴儿出生后6周内,医生继续对婴儿进行药物治疗,并同时禁止产妇本人给婴儿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