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利:遏制肝癌于萌芽状态
2014-08-13
刘承利: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医疗鉴定专家。主要从事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肝胆胰腺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在诊治复杂疑难肝胆胰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先后承担完成全军“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首都市民健康特色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获省部级及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
“起病较为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多为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谈到肝癌的凶猛程度,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刘承利首先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
我国作为肝癌发病重灾区,患病率和死亡率约占亚洲近70%,高居亚洲之首,因此肝癌在我国的防范不容小视。
“通常肝癌患者都会经历‘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也就是说,肝炎与肝癌关系甚为密切。”刘承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肝炎患者是罹患肝癌的高发人群,“即便是症状较轻的肝炎也不可忽视,对病毒性肝炎及时检查,早做治疗才是遏制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
不疼痛,难监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罹患肝癌,缘何发现时大多已经是晚期呢?
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提问,刘承利给出了如下理由:其一,肝脏深藏在腹腔内部,临床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其二,肝脏作为一个特殊的器官,其代偿能力比较强,正常人即使只剩余30%的肝脏组织,即便肿瘤已经很大,也丝毫不影响肝脏的正常运转,也容易被人忽略;其三,内脏器官通常对化学、牵拉等刺激比较敏感,只有当癌细胞侵及肝包膜或侵犯肝外器官时,人才会有疼痛感。
此外,肝癌处于亚临床期时,也不容易被人发现。“该阶段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肝功能还处于正常。只有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方可确诊。”刘承利表示,这种亚临床期的肝癌可隐藏时间甚至长达2~3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常多数肝癌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相关阳性体征, 仅有少数患者通过体检可以发现轻度的肝脏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而中晚期肝癌,常见有黄疸、肝脏肿大和腹腔积液等。
“患者如果有肝炎、肝硬化的病情,并且还发现肝掌、蜘蛛痣、红痣、腹壁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等症状,一定要引起注意。”刘承利表示,按照肿瘤大小,肝癌可以分为早期肝癌(单发病灶,小于3厘米)、中期肝癌(介于3~5厘米)、晚期肝癌(多发病灶,大于5厘米,侵犯重要血管或肝外转移等)。
相关临床统计显示,早期肝癌多使用切除手术,可达到90%的治愈,5年的生存率也能达到70%~90%;中晚期的肝癌治愈率比较低,只有40%~60%,5年的生存率也仅能达到10%~20%;而晚期肝癌多数仅有3~6个月生存期。
“所以说,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刘承利说。
遏制从源头开始
既然肝癌发病有明显的“三部曲”,那么控制住源头,或许就能有效遏制住肝癌的发生。
刘承利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感染的病毒性肝炎多以乙肝为主,传染性较强,经母婴传播途径或幼年期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有40%左右会发展成肝硬化;而成年期感染的乙肝患者中,发展成肝硬化的几率约为15%~20%。
遗憾的是,目前全世界仍未找到一种治疗乙肝或让乙肝彻底转阴的有效办法,目前主要通过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伤。
但同时刘承利也表示,随着乙肝疫苗在国内的强制普及推广,乙肝的感染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即便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婴儿的阻断率也高达90%以上。”
如果不幸罹患肝癌,患者该如何选择治疗呢?刘承利坦言,首选的治疗还是肝脏切除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尽可能地保留正常肝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
而一旦错过手术治疗时机,刘承利建议,可将介入栓塞和微波消融联合治疗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此外,还可以选择放射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定期体检,远离霉变
再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也不如及时预防效果好。
从预防医学的角度讲,刘承利建议,正常人群定期检查必不可少。比如每年都要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而像乙肝患者、50岁以上等高危人群,则可以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当然,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应当避免除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他因素,比如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饮用蓝绿藻类毒素污染水等。
“霉变食物、污染水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AFT)是重要的致癌物质,特别是夏季的霉变食物及谷物,最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可诱发肝癌。”刘承利说。
另外,长期酗酒也容易损伤肝脏,进而导致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产生障碍,造成脂肪沉积变为脂肪肝,还会引起肝脏纤维化,诱发肝硬化,从而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因此,除了定期体检,健康均衡的饮食必不可少。
“一旦发觉上腹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慢性基础肝病的相关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刘承利呼吁,控制肝癌,应该在全社会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加强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才能将其消灭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