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太平 廖金英
乙肝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和《羊城晚报》三个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报的乙肝新闻,试图勾画出这三大报纸对乙肝病患的报道脉络,分析报道特点、侧重,找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本文选取三张报纸从2000年1月—2005年6月份的全部乙肝新闻为样本。
新闻数量走势
由图1可知,从2000年到2003年,媒介关于乙肝的新闻报道一直在10至20则之间徘徊,但是在2004年的时候,新闻数量突然发生极大变化,猛增到54则,峰值出现在2004年2月,当月的乙肝新闻数量达到了13则。这主要是由于在2003年底时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泄愤杀人和安徽青年张先著提起行政诉讼,2003年由此被称为“乙肝歧视年”,进而引出由肝胆相照论坛发起的1611名公民提出违宪审查,这些事件本身融重要性、接近性于一身,极具新闻价值,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之后的2005年虽然依旧继承了2004年关注乙肝患者的脉象,但从实际的新闻报道情况来看,对乙肝的新闻报道已经过了高潮期,呈疲软态势。
议题内容
由表2可知,三大报纸对于乙肝的报道较为全面,值得注意的是,在151则乙肝新闻中,只有两则新闻是有关政策法规的,分别是《南方周末》关于国家即将出台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的相关报道和《羊城晚报》的一则《肝移植手术可否纳入医保?》(2004年1月20日)。此外,涉及对患者态度的新闻也只有两条,分别是《羊城晚报》的一则《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一声呐喊引来齐声呐喊》(2004年2月6日)和《南方周末》的一则评论《政府部门应摒弃“乙肝歧视”》(2003年11月20日)。
报道类型
由表3可知,三大报关于乙肝的报道体裁多样,既有传统的消息、通讯等以媒体为主要引导者的新闻体裁,也采用了观众来稿来信咨询、由专家给予答复的方式来宣传乙肝的知识和防治;此外,为了使报道更加生动和真实,也有不少新闻是以记者专访和调查性报道等颇具深度的形式呈现,使得三大报关于乙肝议题的建构不仅是记者和媒体的自说自话,还有相当精确的数据和当事人的佐证,提供了新闻科学和真实的前提。
消息来源
三大报纸引用的消息来源较为全面多样,三大报最常引用权威观点,医学专家和政府卫生部门两个消息来源的引用总数达到89则,其比例达到总体样本比例的56.3%,超过总体一半。而来自民间、患者或患者家属和药品供应商的声音则较为微弱,这三个消息源的新闻总共只有15则,仅占总体比例的9.5%。
由表5可知,三大报关于乙肝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国内新闻版刊登,极少放置于国际新闻版,也没有一则新闻是有关国际上的乙肝防治情况的。其次为医药健康版,是乙肝新闻的主要展现平台。
通过以上的分析,清晰地显示出三大报建构乙肝健康议题的各自侧重和着力点。
从2000年到2003年的乙肝报道一直波澜不惊,每年平缓的几条新闻表明乙肝是一件客观存在的医学难题受到关注,却因缺乏重大的新闻价值而仅止于不被遗忘的程度。乙肝的重大新闻价值一直到发生“周一超案”和“张先著案”后才得以发现,它的价值并不来自于难题被医学界攻克,而在于乙肝作为一种严重社会问题突然摆到了社会面前。三大报开始了一轮乙肝报道的高潮。又因“乙肝歧视案”告一段落而低迷,仅将该事件作为一般突发事件处理,没能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自身的优势结合时机进行议程建构,凸显自身的被动和随波逐流。
从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管理,作为一种医学疾病,乙肝得到了控制,人们也对乙肝有所认知。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继续围绕乙肝疾病知识的宣传,把报道重心放在疾病本身的预防和治疗上已经是老调重弹,既不能突破原有知识结构也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我们要在乙肝报道上寻求新的报道价值,就要突破原有乙肝报道的思维定势,超越疾病的医学范畴,不仅仅是把乙肝当成一种生理上的疾病,也同样表现为心理疾病、社会“恶疾”,而后者其实更加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因此,超越疾病的医学范畴去讨论乙肝问题,应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
另外,应适当调低报道的关注焦点,从更多关注卫生部门官员或专家变为更多关注乙肝感染人群;体现人文关怀,由更多公布整体、表层的数字转而更多呈现感染者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更多地关注乙肝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状况,少一点冷冰冰的数字,多一点温情和关怀。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