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2014]侯金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撷萃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04-24 发表评论 分享
导语:今年共计10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参加了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大会组委会经过评选接收摘要1486篇,其中162篇被选为大会口头报告,1324篇以壁报的形式展出。会议内容涉及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以及肝移植等。来自中国内地的400余名肝病专家积极参与本次大会,大会邀请贾继东、魏来教授担任平行会议主持人,王福生教授进行专题报告。中国内地学者口头报告2篇,壁报49篇。本文重点介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和乙肝临床管理的新进展。
作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孙剑 樊蓉 侯金林
乙肝临床研究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临床研究新数据受关注
在EASL的全体大会(General Session)上,公布了两项受到广泛关注的乙肝临床研究结果。
一项是荷兰扬森(Janssen)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教授等合作的针对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可否提高治疗疗效的研究(ARES研究)。研究纳入175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代偿期受试者,所有受试者首先接受ETV单药治疗24周(0.5mg/d),然后被随机分至继续ETV单药治疗或ETV联合Peg-IFN治疗24周。主要研究终点是两组在48周时HBeAg消失同时HBVDNA者比例。
结果显示,与ETV单药治疗组相比,ETV和Peg-IFN联合治疗组应答率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别(19%对10%)。研究还发现接受Peg-IFN联合ETV治疗的患者,其停药后6个月持久应答率较高(79%对25%)。
资讯详情:干扰素治疗肝病的角色演变:东边不亮西边亮
另外一项是由我国台湾著名肝病学家廖运范和高嘉宏教授等主持开展的Ⅳ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其评估了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或ETV治疗HBeAg阳性CHB的疗效。研究纳入280例符合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指南治疗指征的HBeAg阳性CHB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①ADV10mg/d加安慰剂;②ETV0.5mg/d加安慰剂;③两种安慰剂;以上治疗持续6周后,所有患者接受Peg-IFNα-2a180μg/w继续治疗46周(前2周为重叠治疗),并进行48周的停药后随访。
研究显示,三组在治疗结束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比例分别为21%、22%和27%;停药后随访24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3%、28%和36%,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为首先短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减轻病毒负荷、使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有所恢复,再给予干扰素类药物帮助免疫控制,从而提高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个体化治疗治疗进展
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牵头完成的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EXCEL研究)的终期分析结果在此次会议上报道。
该研究旨在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期提高治疗疗效。研究纳入264例HBeAg阳性的CHB代偿期受试者,将24周乙肝表面抗原(HBsAg)IU/ml且HBV DNAcopies/ml定义为快速应答,这部分患者将继续完成48周固定疗程的干扰素治疗(A组);而对于非快速应答(HBsAg≥1500IU/ml或HBVDNA≥105copies/ml)的受试者,将被随机分配接受48周固定疗程的干扰素治疗(B组)、延长治疗疗程(C组,干扰素治疗96周)或延长加联合36周ADV(D组,干扰素治疗96周)的治疗方案。
终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四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A组33.3%、B组13.4%、C组26.9%和D组31.3%,停药随访6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A组47.0%、B组31.3%、C组34.3%和D组34.4%。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周Peg-IFN治疗后取得早期应答的乙肝患者,其后期治疗疗效理想,而对未取得早期应答的乙肝患者,延长治疗疗程或加用核苷(酸)类似物可提高治疗结束时治疗效果,但并不能提高随访结束时的治疗效果。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陈力元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48周治疗,两种干扰素(Peg-IFN-λ-1a和Peg-IFNα-2a)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相当(17.5%对16.9%)。然而,经过24周停药后随访,Peg-IFN-λ-1a治疗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于Peg-IFNα-2a组(13.8%对30.1%)。
乙肝临床管理
妊娠期HBV感染者的管理
意大利兰佩蒂科(Lampertico)教授报告了妊娠期HBV感染的最新管理策略,强调对妊娠期HBV高病毒载量(HBV DNA>106IU/ml)女性,建议从妊娠第28周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直至妊娠结束,以最大限度减少母婴传播机会。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推荐使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乙肝患者复发的预防
来自美国的骆淑芳(Anna Lok)教授报告了关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HBV复发的预防策略。
骆淑芳教授强调所有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必须筛查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并根据HBsAg和HBV DNA的水平以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高、中和低风险人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对高度和中度风险的人群,须预防性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以减少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HBV复发。
抗病毒治疗能否完全消除肝癌
法国佐利姆(Zoulim)教授综述了现有抗病毒治疗对于肝癌发生影响的研究,由于肝癌发生机制复杂,宿主、病毒和环境因素均参与其中,单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完全消除肝癌的发生。近期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后,可明显减少肝硬化人群的肝癌风险,但即使病毒得到完全抑制,肝癌仍然会发生,无论是肝硬化还是非肝硬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