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途径进行感染。乙肝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有约2亿人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每年约有70万人因乙肝导致死亡。
乙肝感染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乙肝通常是自限性的疾病,在感染初期症状可能很轻微或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疲倦、恶心、呕吐、黄疸、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大多数人通过休息和适当的医疗治疗,可以很快康复。
然而,大约5-10%的成年人和90%的婴儿和幼儿在感染后会发展成慢性乙肝。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和管理,慢性乙肝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功能衰竭。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血液传播是最为常见的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输血、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时未经适当消毒的工具而引起。母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将病毒经由胎盘传给胎儿。性传播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病毒,尤其是与感染者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时容易传播病毒。
乙肝的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安全性行为以及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可供接种,一般建议在出生48小时内接种第一剂,然后按计划接种剩余的剂量。此外,要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不共用注射器和其他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如牙刷、毛巾等。
对于已患有乙肝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来管理疾病。目前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控制乙肝病毒的繁殖,减轻或延缓肝功能损伤的发展。
总之,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它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传播,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害。及时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可以降低感染乙肝的风险,并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