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源的血液、体液或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肝脏中繁殖并破坏肝脏细胞,引起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
急性乙肝感染通常是通过血液直接传播,例如通过血液传染病毒的针头或器械等。急性感染一般在感染后6个月内自愈,而无需特殊治疗。然而,少数人感染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肝功能衰竭,这种情况下有很小的几率导致死亡。
慢性乙肝感染是指感染乙肝病毒后,体内病毒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慢性感染者会面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肝硬化是一种肝功能严重衰竭的病情,当肝脏组织因炎症和纤维化而受损时,会发生肝脏功能的持续走低。肝癌是肝脏恶性肿瘤,其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已被科学确认。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接触感染源的血液、精液、乳汁或其他体液,以及共用注射器、牙刷等物品,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乙肝病毒还可通过感染母亲的乳汁传给新生儿。
乙肝是可预防的疾病。目前,全球广泛推广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减少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此外,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直接接触,不共用注射器和其他个人卫生物品,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乙肝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慢性感染会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然而,在及时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可以得到有效管理,而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或死亡。因此,保持个人卫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