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根据乙肝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病情和病理变化,可以将乙肝分为多种类型。
1. 急性乙肝: 急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感染后在半年内,肝脏炎症活动较为明显的状态。急性乙肝可以自限性愈合,也可以发展为慢性乙肝。
2. 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感染后,肝脏炎症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的状态。慢性乙肝可以分为慢性迁延性乙肝和慢性活动性乙肝两种类型。
- 慢性迁延性乙肝:慢性迁延性乙肝是指患者肝脏炎症较轻,肝功能衰竭较少,病情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类型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且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水平也较低。
- 慢性活动性乙肝:慢性活动性乙肝是指患者肝脏炎症较为明显,肝功能大多受损,病情比较波动的状态。这种类型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会出现疲劳、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症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水平也较高。
3. 肝硬化和肝癌:长期慢性乙肝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最终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发生纤维化和结节形成,严重影响肝脏功能。肝癌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需接受积极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等。
总结起来,乙肝可以分为急性乙肝、慢性迁延性乙肝、慢性活动性乙肝以及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状态。及早发现乙肝感染,积极接受治疗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