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检查 >

乙肝患者不必非得做“肝穿”了

更新时间:2011-07-08 17:36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7097
手机版地址:乙肝患者不必非得做“肝穿”了

上海仁济医院相应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闻背景:上海仁济医院一项关于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的研究近期被评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乙肝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式,被业界称为“上海模式”。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肝病学期刊美国《肝脏病学》(Hepatology2005, 42-6)上。同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新版医保、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自7月1日起正式执行,抗乙肝病毒类药物首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受访专家:曾民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科教授,中华医学会上海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肝病学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研究室主任。  

  “医生,我能不能不做肝穿(肝病穿刺),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一位面露苦色的乙肝患者对她的主治医师说……

  谈“肝穿”色变,是患者诊断肝病最常见的场景,然而,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进展的“三步曲”中,肝纤维化是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因此,对广大肝病患者来说,“肝穿”是逃脱不了的必经步骤。

  如果在几年前,面对病人的这种要求,医生也许很无奈,但是随着世界上首个乙肝肝纤维化非创伤诊断模式的建立,患者和医生都有了更为恰当的选择。

  现状:

  肝穿具有一定危险性

  肝纤维化能改变肝脏组织结构,如不能够及时发现,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世界著名肝病权威、美国Hans Popper教授曾明确提出:“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谁就能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的传统诊断方法是有创活检,患者需接受肝部穿刺,不仅有创有痛,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曾民德教授说,为了改变这一弊端,从1999年起,他率领的团队就前瞻性地研究了600例肝穿病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判断“有无明显纤维化”的无创伤诊断预测模型。

  创新:

  抽血化验就能确诊

  “我们只需要四个指标,就能确定慢性肝炎患者是否具有纤维化症状,所做的检查只是抽血化验。”曾教授说,这四个指标分别是年龄、谷氨酰转肽酶(GGT)、α2巨球蛋白和透明质酸。

  从医疗费用对比上,传统的肝脏穿刺需要2260元,而这种无创检查只需要147元。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既能免受痛苦,又可以节省医药费开支。需要提醒人们的是,尽管无创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要精确确诊纤维化的程度,还需根据临床需要,结合肝穿刺进行综合评估。

  前景:

  便捷预警肝纤维化

  目前,这种无创判断肝纤维化的检测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各级医院应用,从收到的六万多例的病例报告中看,对于肝纤维化的判断准确率接近80%。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39.5%的乙肝患者避免肝穿刺。

  研究人员还对5857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开展了临床研究,证实使用针对病因的核苷类抗病毒治疗可以使患者在病毒得到有效抑制的同时,肝纤维化也会得到显著改善。所以,肝纤维化病人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也就有效预防了肝硬化。


  国内部分权威肝病专家简介

  贾继东,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亚太地区肝病学会执行理事。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魏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

《健康时报》 (2011-07-07 第01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