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教授在一个媒体见面会上提出,由于许多病人对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不明确,另外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候由于经常遭遇“耐药、换药、再耐药”的恶性循环,严重打击了患者的信心,从而产生了慢性乙肝治了也等于白治的错误认识。高志良教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长期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随访治疗。虽然目前尚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根除乙肝病毒,但只要正确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获益的。
目前各国的治疗指南,包括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都明确表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大程度地持续抑制病毒。由于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为避免病毒反弹,“耐药”问题不容忽视。
耐药阻碍了慢性乙肝长期治疗,抵消抗病毒的益处,导致病情反复、疾病进展、恶化等不良后果;具体的临床表现:病毒反弹、ALT升高、疾病进展、e抗原血清转换率下降,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限制了未来的治疗选择,成为抗病毒治疗的绊脚石(比如拉米夫定或者替比夫定耐药之后,可能产生的交叉耐药物)。由于“耐药、换药、再耐药”的恶性循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打击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产生“慢性乙肝治了也等于白治”的错误观念。所以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初就要考虑到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的可能性,慎重选择药物,保证长期疗效,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各国指南均建议使用强效和低耐药的药物治疗。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指南均认同恩替卡韦作为一种最强效和极低耐药的核苷类药物。
对于核苷初治患者来说,要重视“第一次选择”。尽量选用强效持久抑制病毒、极低耐药率的药物保护患者免受耐药困扰,确保长期治疗,持续获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