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知识 >

肝炎常识

更新时间:2000-08-12 00:0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8122
手机版地址:肝炎常识

  1.莫让肝炎变慢性

  慢性肝炎,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或肝癌。所以,不幸得了急性肝炎以后,要想方设法不让它发展成慢性肝炎。怎么办呢?

  适当休息

  在目前对于肝炎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适当休息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患急性肝炎期间,应以“静”为主。一般来说,医生多主张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减轻体力上的消耗,还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实验证明,卧床休息时的肝血流量,比站立的时候,要多出40%。所以,卧床休息时,能保证肝细胞再生修复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休息得越好,病情也就好转得越快、越彻底。

  如果病人开始有黄疸的症状,等到黄疸消退,症状也明显好转以后,每天可以起床活动一两个小时,但是,要以病人不感觉到疲劳为限度。以后,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活动量逐渐增加的时候,也要掌握不要疲劳这个度。不过,吃饭以后,还是要卧床休息一两个小时。

  到了恢复期,病人的活动可以增加,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一直到症状消失,肝功检查正常后,病人就可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了。这些锻炼要活动量小,如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练练气功。这样再经过一两个月的密切观察,病情始终稳定,肝功能也正常,病人就可以恢复工作。一开始半日工作,逐渐过渡到全日工作。但是,即使是恢复了全日班,也要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要注意不要过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合理营养

  合理地调配饮食,同休息一样,也是肝炎的重要治疗措施。

  肝炎病人要吃饱吃好,但是,不要盲目追求“三高一低”(指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饮食。还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为好。有些病人得了肝炎,拚命地吃糖,说这样能“保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吃糖过多,可能导致脂肪肝,加重原有的肝炎病变。另外,吃糖太多,无形之中增加了肝脏和胰脏的负担,使体内的糖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过多也不好。这是因为蛋白质进入人体以后,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有人得了肝炎,特别害怕脂肪,一点油腻的食物也不敢吃,这样也不好,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肪过低则不能满足病人机体的需要。

  禁忌烟酒

  肝炎病人喝酒如同服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会转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对肝脏里的细胞都有直接的损害,可以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经常喝酒的人,有许多人会得酒精性肝炎或者脂肪肝,这两种病长期发展下去,就可能是肝硬化。所以,得了肝炎,一定要戒酒。

  烟草中也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的物质,同样需要在肝脏中解毒。因此,吸烟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影响肝脏的功能。得了肝炎也要戒烟才对。

  合理用药

  肝脏里的肝细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再生能力强,得了肝炎以后,肝细胞能对自已修复。目前来说,虽然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相当多,但是,真正能起到特效的药,还一个也没有。再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再好,也要经过肝脏解毒,对肝脏都是一个负担。所以,有了肝炎,不要自做主张,随便弄些药就吃,还是根据专科医生的意见,选择几种药就可以了。所谓“保肝药”,也不要太多、太滥、太杂。关键还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预防其他疾病

  得了急性肝炎,还要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比如,天气冷的时候,要防止感冒;夏天,小心肠炎、痢疾。虽然这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如果不注意,得上了其他病,肯定会影响肝炎的恢复。这是因为有了其他的病,就要吃药,吃药就要经过肝脏解毒,对肝脏就有一定的损害。如果不得已,非得吃药不可的时候,也要尽量选择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

  已婚育龄妇女,在患了肝炎的期间,注意不要怀孕。怀孕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能力,同样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简介:蔡学义,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副主任医师(邮编:淄博255026)

  2.转氨酶多少是正常?

  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很多,其中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以“丙氨酸转氨酶”(简称ALT或GpT)最敏感。血清ALT活力的正常值为25~40赖氏单位。增高幅度低于正常上限2~3倍时,为轻度增高;大于正常上限5~10倍时,为明显增高;但是,增高的幅度并不与病情轻重程度成正比。

  急性肝损伤时(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ALT常呈明显增高;肝脏以外的疾病,如心脏病、肺炎、胆囊炎、胰腺炎、肾炎以及其他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ALT轻度增高。

  故ALT轻度增高时,须在排除其他疾病基础上,才能考虑为肝病。切不可只根据一次ALT轻度增高的检查,就给病人戴上肝炎的“帽子”。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呈隐匿性进展时,ALT可以正常,所以ALT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肝病。

  另一种转氨酶,叫作“天冬氨酸转氨酶”(简称AST或GOT),它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次于ALT,但它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如AST呈明显增高,且大于ALT增高的幅度时,则提示肝损伤的程度较重。

  γ-谷氨酸转氨酶(简称γ-GT或GGT,γ为希腊文字母,音译为“伽玛”)对急性肝损伤的敏感性不如ALT,但对某些慢性肝损伤的敏感性却优于ALT。例如,急性肝炎恢复期有残留病变,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呈隐匿性进展时,ALT可正常,但γ-GT却居高不下;酒精性肝损伤、肝硬化癌变时,γ-GT亦呈明显增高。故检查血清中γ-GT,可弥补ALT单项检查之不足,两者配合检查,既可早期发现急性肝损伤,又可追踪慢性肝病是否呈隐匿性进展或癌变。

  3.“大三阳”和“小三阳”

  “两对半”

  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其中的一种,简称“乙肝”。

  引起“乙肝”的病毒,就称为“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血液以后,就要在里面生长繁殖。它们的繁殖方式,就是在人体内“复制”。顾名思义,“复制”就是按照病毒原来的样子,再产生一个新的病毒。当然,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既然血液里有了乙肝病毒,医生就能通过化验的方法,把它们检查出来。检查的方法,是从病人前臂的静脉血管里抽出少量的血液,分离出血清,然后从血清里检查有没有乙肝病毒的“踪迹”。一般检查乙肝的检验项目,有5项,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两对半”。

  “两对半”的检查结果,用加减号(即+、-)表示。(+),表示阳性;(-),表示阴性。这5项检查,分别是:

  ——表面抗原(简称:HBsAg);

  ——表面抗体(简称:抗HBs);

  ——e抗原(简称:HBeAg);

  ——e抗体(简称:抗Be);

  ——核心抗体(简称:抗HBc)。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些检验项目。

  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就是过去人们经常说的“澳抗”。“澳抗”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

  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一个外壳。这种外壳,是一种蛋白质,它就是“表面抗原”。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这种物质也是一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人体产生了“表面抗体”,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

  现在许多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于是体内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检查“表面抗体”,也会阳性。这时,你反而希望“表面抗体”最好是阳性,这就标志你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所以,e抗原阳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4.e抗体(抗HBe)检查时发现了e抗体,表示乙型肝炎相对好转,给病人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的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从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血中带毒量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了。

  5.核心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是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抗体。但是,它对人体没有保护作用。阳性时,如果加号多(医学上的说法是“滴度高”),提示病毒正在复制,传染性也强。如果过去是强阳性,现在虽然也是阳性,但是加号比原来减少了,表示曾经得过“乙肝”,这种阳性差不多要持续存在几年或数十年。

  上面仅仅是简单的知识,实际医生在根据化验结

  果判断病人的病情时,要综合许多因素,例如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化验结果,并不是靠一两项检查结果就作出结论的。

  “大三阳”

  所谓“大三阳”,指的是“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原”同时阳性。

  ——“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核心抗体”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病毒正在人体内活跃地复制,有传染性。

  ——“e抗原”阳性,也表示乙肝病毒正在复制。

  如果病人有“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病人的血液,以及唾液、精液、乳汁都有病毒存在,所以传染性很强。如果检查病人的转氨酶也高,就需积极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隔离,不要把肝炎传染给别人。

  “小三阳”

  所谓“小三阳”,指的是“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体”同时出现。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前两项都是阳性,区别在于第三项不同。“大三阳”有“e抗原”阳性,而“小三阳”则是“e抗体”阳性。

  化验为“小三阳”的病人,虽然表示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e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的复制已经由活跃转为静止,血中的带病毒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所以,“小三阳”表示病人的病情开始好转。还有一种说法为病毒变异所形成小三阳.

  4.“澳抗”阳性要不要治疗

  “澳抗”是“乙肝表面抗原”过去的名称,它的英文简称是“HBsAg”。如果通过检查,只有“表面抗原”一项阳性,既没有症状,又没有肝功能检查的异常,就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具体内容参见本期“大三阳和小三阳”一文。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急性携带者。也就是以前多次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都是阴性,肝功能也正常。但是,最近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结果出现了阳性。

  这种病人的预后较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会在半年内,自然转为阴性。有的人经过半年后,再检查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简称“抗HBs”)。有了这种抗体,以后也就不会再患肝炎了。

  另一种是慢性携带者。也就是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多次阳性,在半年至1年内仍不转阴。但是,他们的肝功能持续正常。这样的乙肝表面抗原较难转阴,每年的自然转阴率不超过2%-3%。

  对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目前还没有肯定有效的药物和疗法。可以说,现在所有的治疗方法,对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疗效都不理想,很难让他们转阴。

  现在有一些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剂,价格非常昂贵,一般人也承受不起,而且效果也不肯定。

  如果肯定肝脏没有病变,经过长期观察,所有指标都没有变化,就不必服药治疗了。

  如果不能肯定,而且经济条件也好,则可以长期服用一些保护肝细胞、减少肝脏炎症、防止或减少肝纤维化的中西药物。

  另外,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要注意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项目应有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转氨酶、血白细胞、血小板等。只要这些项目没有明显变化,就可以继续观察。

  5.有脂肪肝的人,该吃些什么药?

  引起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类饮食,因此造成营养过剩,而发生的身体超重和肥胖。

  防治脂肪肝的办法有: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长,肥胖者可用各种方法减肥。适当节制饮食,可多吃水果和蔬菜,尽量少吃含动物脂肪的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特别是脑、肝、肠等),以及水产品中的甲鱼、乌贼、鱿鱼、虾和蟹黄、蚬子、蚶肉等。

  化验检查血胆固醇增高时,可选用:胆碱、蛋氨酸、肌醇、降脂平、去脂舒、脉康、首乌、脉安冲剂、益寿宁和心脉通等药物;

  甘油三酯增高时,可选用:非诺贝特、肝得健、吉非罗齐、必降脂、多烯康、月见草油、安妥明、烟酸、维丙胺、水飞蓟素、血脂平和糖肝脂等。

  药物治疗停药后,血脂又可回升,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用“果丹皮”和红果酱等酸性果品作零食吃,既可降脂,又无副作用,是治疗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好方法。

  6.肝炎的皮肤改变

  得了肝炎,皮肤会上出现一些变化。由于皮肤改变能用肉眼看见,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对早期发现疾病有一定帮助。

  提起肝炎的皮肤变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疸,皮肤发黄,眼珠也发黄。我们这里介绍的,是肝炎的其他几种皮肤表现。

  (1)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人可以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现以前1-6周就能出现。有人的皮疹,像猩红热病人出的疹子,有的则是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所以,一旦出现了皮疹,也不要忘了检查有没有肝炎。

  (2)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有这种皮炎的病人,以2~6岁的学龄前儿童居多,也有少数人是年轻人。这个时候的皮肤损害,通常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的末端,有两三毫米大小,是圆拱型的丘疹,丘疹互相之间不融合,也不发痒。年龄小的孩子,皮疹可能大一些。大约经过半个月至1个月,皮疹可以慢慢消退。当皮疹消退的时候,肝炎的其他症状也就出现了。

  (3)荨麻疹

  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病人,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容易消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4)指甲改变

  肝炎病人指甲的甲床变得混浊,人们形容它是“白甲”,指甲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的前端一小部分还残留有粉红色。

  (5)毛发改变

  有些肝炎病人的头发变细。男性病人的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男性肝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6)皮肤瘙痒

  肝炎病人有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有人是暂时的,有人则是持续瘙痒。特别是有黄疸的病人,皮肤瘙痒早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黄疸出现后一年发生。

  (7)皮肤色素沉着

  肝炎病人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治疗,或者病情严重,就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全身的皮肤色泽会成为黑褐色。

  (8)蜘蛛痣和掌红斑

  有的肝病病人,特别是有肝硬化的人,会出现“蜘蛛痣”和“掌红斑”。

  “蜘蛛痣”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微微高出皮肤,从红点向外,伸出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样子就像蜘蛛的肢脚,所以把它称为“蜘蛛痣”。如果用一支铅笔尖按压在小红点的中央,那些扩张的毛细血管就消失了,笔尖一松,它们又重新出现。

  这种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部、脖颈及上肢部位,在肚脐以下的地方就少见了。如果病人的肝功能改善,蜘蛛痣也会减少甚至消失。

  掌红斑出现在手掌或指尖处。出现在手掌时,部位在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鱼际”和“小鱼际”。这些部位呈弥漫性一片潮红,压之退色。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有1/4的人皮肤有改变。如条状斑纹、甲下出血,以及像红斑狼疮或局限性硬皮病样的皮肤表现。还有的病人出现炎性的丘疹,中央有小脓疱,脓疱结痂后留下疤痕,像种牛痘后留下的疤痕。还有的病人,会出现“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病人的皮肤上有紫红色的小斑,关节痛,还有肾脏病的一些症状,病人非常虚弱。这些就不详细介绍了。

  7.喝咖啡与解酒养肝

  最近出刊的日本食品杂志报道,以九州大学古野纯典教授等为中心的研究小组,不久前公布一项研究发现:咖啡能养肝,而且有较好的解酒效果。这一发现的主要根据是,研究小组的调查证实,喝咖啡者与不喝咖啡者相比,谷丙转氨酶低。谷丙转氨酶是肝脏疾病的重要标志,若饮酒过度或者身体肥胖,其值则马上上升。

  古野教授自1995年4月始,历时一年,从约3.4万人中选出40岁~69岁肝脏无疾病且肝功能指标正常者12733人,作为调查对象,谷丙转氨酶的基准值,男性低于50单位,女性低于30单位,高于这一基准值就有肝功能异常的疑虑。每天摄入纯酒精超过30毫升的男性谷丙转氨酶平均值是42单位,这正是滴酒不沾者的2倍。但是在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30毫升的人当中,喝咖啡者与不喝咖啡者的谷丙转氨酶值却截然不同,并且喝咖啡越多,其数值越低。其中不沾咖啡者为45单位,每天喝一两杯者约为40单位,每天喝三四杯者为35单位,而每天喝5杯以上者则约为30单位。早在17年前,美国克拉斯与斯特朗两位博士对喝咖啡预防肝硬化的可能性研究,也证实咖啡对保护肝脏有一定的作用。

  至于咖啡预防肝脏病的效果来自哪些方面γ茶叶有没有这种功能。古野教授认为,或许咖啡的养肝功能不是来自咖啡本身,而是来自爱喝咖啡者的生活方式,也不排除与咖啡同时食用的黄油或火腿有这种作用的可能性。研究证实,茶叶没有确认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功能。

  古野教授指出,咖啡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多喝不能在不嗜酒者中推广。因为咖啡中的咖啡碱能促进钙的排出,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妇女等应该慎重。另外,咖啡碱是通过肝脏分解的物质之一,而肝功能不健全者咖啡碱的新陈代谢能力亦弱,所以若饮用大量咖啡,则有诱发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的危险。

  喝什么咖啡好呢?古野教授推荐的是速溶咖啡或渗漏式咖啡。因为咖啡中还有增加血液中胆固醇量的咖啡固醇,蒸煮的咖啡中会溶入更多的这种物质,导致人体肥胖,而经过过滤器过滤的渗漏式咖啡,与升华干燥提取成分的速溶咖啡,因其咖啡固醇等物质已被去掉,所以饮用则无这方面的担忧。

  8.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ALT长期不降怎么办?

  部分肝炎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ALT长期不降或反复升高,甚至经护肝降酶等治疗仍无明显效果,其原因大致如下:

  ①肝炎病毒持续复制及机体免疫调控功能失常,使病情持续活动或发展。

  ②肝炎病毒的双重或多重感染。

  ③由于病后活动太少,过多进食糖、脂肪和滋补品,导致发胖,肝脏脂肪浸润,引起脂肪肝。

  ④既往有较长时间的饮酒史,或恢复期经常饮酒,造成肝脏乙醇中毒。

  ⑤长期过量或过多品种地服用肝炎药物,有时也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损害。

  ⑥肝炎病人并发了肝外系统疾病。⑦肝炎后由于不恰当地使用能引起肝损害的某些抗生素、镇静剂、退热剂等。

  ⑧并存肝内或胆囊结石、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病)等。

  ⑨在肝炎恢复期不注意休息,或长期缺少睡眠等,可能也是肝炎病人ALT

  长期不降的原因。治疗要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对长期、过多使用治疗肝炎药物的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不防停药观察一段时间,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伴脂肪肝者,则应节食、适当活动以降低体重、试用祛脂药物

  (3)伴酒精性肝炎者,则首要的是禁酒。

  (4)伴药物性肝损害者,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5)伴其他全身性疾病者,要针对原因治疗。

  (6)轻度慢性肝炎,虽转氨酶可长期不降,但预后多良好,如能进行肝活检证实更好,可使患者能安心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两种联合治疗2-3个月,如无效再换用其他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的休息、营养、心理治疗,用药切忌换得过勤过杂。常用垂盆草、肝炎灵、强力宁、甘草甜素或甘

  利欣、五酯胶囊、复方益肝灵、澳泰乐、抗乙肝核糖核酸、冬虫夏草生药或人工培植的菌丝提取物等。

  (7)慢性肝炎伴明显的乙肝病毒复制的,除选用上述药物外,则要使用抗病毒与免疫调节药物。

  9.如何诊断HBsAg携带者

  1.无乙型病毒住肝炎病史,且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2.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但肝功能正常。

  3.肝活检组织学正常或大致正常。

  临床对首次发现的血清HBsAg阳性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详细了解既往有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史及接触史;其家庭中有无肝炎集聚现象、受血史(包括血液制品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

定期随访,观察其动态变化,有条件时在最初三个月内应每2~4周复查一次,后三个月可每月检查一次。检测应包括血中HBsAg、谷丙转氨酶(SALT)及HBV复制指标;如果连续随访6个月,HBsAg持续阳性,而SALT一直正常且无肝病的临床表现时,则可诊断为HBsAg携带者。

Tags: 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