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
核心提示
一名医生的辞职引起了市委书记的关心,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这样对娄底市中心医院有关领导说:“对老百姓要常怀敬畏之心,在工作方法上要崇尚简单之美,在不正之风面前要张扬正气之魄。”并指出这么优秀的医生不能走,要想尽办法留住胡卫民。
2004年12月28日上午,蔡力峰在办公室约见了胡卫民,对他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真诚地希望他能留下来,并承诺对其反映的有关情况,要查清楚。
胡卫民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有“为民医生”、“娄底的洪昭光”之称。7年来,他牺牲休息日,义务投入社区医疗科普,新华社等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曾对胡为民进行过集体采访。
然而,7年来,这位“为民医生”却在医院里长期受到冷嘲热讽、排挤、打压,甚至被同事踢成“阳痿”。凭良心反映医院黑幕问题,却遭到恐吓报复。2004年12月,胡卫民最终作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向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
一方面是当地百姓的热情对待,一方面是医院某种势力的不容。
“为民医生”艰难行医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行业生态。娄底卫生部门一位知情者一言中的:胡卫民处境之所以如此艰难,就因为他是“为民医生”,是另类,他破坏了医疗行业的潜规则。
“为民医生”事迹广为传颂
以一封辞职信投向《光明日报》,大胆揭开医院黑幕。2004年底,医疗界的新闻人物胡卫民做出了非常之举。
记者眼前的胡卫民一副标准的知识分子形象:戴着眼镜,头发一丝不乱,扣子永远扣到最上端,谦恭温顺,彬彬有礼。惟有镜片后忧郁疲倦的眼神不时露出几分游离不安,显示他此刻内心的混乱。
“老实、内向,从来不事张扬。”这是熟悉胡卫民的人对他的评价。
在娄底,胡卫民的事迹广为传颂。他给病人都开两张方子:一张是药物处方,能为病人节省的就节省;另一张是科普健康知识处方,上面写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防治知识,还印有自己的电话号码,患者随时可打电话问他。而这些资料都是他自己掏钱编印的。
一些患者给记者讲起胡卫民的真实故事:病人不便行走,看完病以后,胡医生二话没说,背起病人送出医院大门,直到汽车上;“在医院里,只看见过医生喊病人脱衣服,没见过医生脱衣服给病人穿”。大冬天,病人衣服穿得太少,冷得发抖,胡医生就把自己的羊毛衫脱下来给病人穿;一个叫李国华的坐轮椅的患者每月来院看两次病,因为没电梯,胡医生总是下楼来为她看病。李国华需上四楼做B超检查,胡医生抬着轮椅跑上跑下。多年来,娄底市区有65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享受了胡医生提供的义务上门服务。
据熟知的人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娄底的洪昭光”、“为民医生”这样的称谓于是便流传开。而同行中却有人暗里嘲笑胡卫民是有点“发宝”。
胡卫民被媒体称为是“从煤房起步的医学科普专家” 。
1998年,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前任院长的关照下,胡卫民获得机会,在省卫生厅参加一个较高级别的心脑血管防治会议。
据娄底市卫生局局长、时任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的杨劝姣介绍,那次会议让胡卫民深受触动,也成为他研究心脑血管防治的开端。从长沙开会回来以后,胡卫民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从医院住院部出来,借用一间医院堆放煤球的房子挂起了心脑血管专科门诊牌子。心脑血管疾病重在养和调,而当时的情况是,许多病人被人误导,花费了大笔钱而又不见好转。胡卫民用自己的方法为病人省了不少钱。
胡卫民设计了心脑血管病免费就诊卡,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综合资料编写了近10本心脑血管防病治病的科普资料免费发放给群众,受到广泛好评,咨询门诊门庭若市。
本来可在医院好好看病的,胡卫民却把门诊室带到了社区和乡村。
狭小的“煤房门诊”里容不下几十人一起看病。胡卫民想,如果去社区搞科普讲座,可以让更多的人脱离心脑血管病的困扰。胡卫民说,此举得到了当时医院领导的赞许。于是他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深入到各社区进行义诊,并免费进行医疗科普讲座。为方便讲课,他还把相关资料编写成易唱、易记的顺口溜,深受心脑血管病人的欢迎。
胡卫民坚持每周进社区服务,先后进行心脑血管病科普讲座309次,累计受益群众达11万人次。他牺牲的双休日达296天,自掏腰包31000多元印刷科普资料向患者免费发放,光是科普处方就发放了21000多张。
2003年,省卫生厅、省科协组织中央、省、市20余家媒体,对胡卫民进行了采访。
屡遭厄运甚至被打成“阳痿”
胡卫民名声大了。中国高血压防治网络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娄底市政协委员、娄底市科协常委等一系列头衔也戴到了胡卫民的头上。2003年,胡卫民是湖南省科协唯一上报全国科协的科普工作先进典型,因为胡卫民建立了全省最大的拥有6000多人的防治网络和“中国高血压患者之家”网站。娄底市中心医院因此成为了全国4家科研院所的心血管病临床科研基地。
“胡卫民为娄底市中心医院树了一个品牌,带来了丰厚的名人效应。应该说胡卫民是医院的功臣,可他在医院遇到的却是无尽的麻烦和困惑。”娄底市卫生局一位为胡卫民深感不平的负责人说。
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对此感触颇深:胡卫民热心医疗科普,不遗余力免费下社区,自费编资料赠送患者,有人说他爱出风头,不务正业。由于胡卫民的诊室经常门庭若市,抢了一些同事的生意,无意中得罪了人。
更令有些人强烈不满的是,胡卫民不开提成药,每个病人一般就是一二十元的药了事,他还经常为病人开免费处方。一名农村来的患者头疼来就诊,一名医生接诊后,连血压都没量就开了1000多元的药,10多天后毫无效果。复诊时他找到胡卫民,量了血压后,胡卫民只开了数十元钱的降压药,结果患者的病就好了。胡卫民因此被指责“吃里扒外,自命清高”。
“胡卫民在外面牌子很响,可是在医院里,他的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连正常工作都得不到支持。甚至还专门有人明里暗里搞他。”这位同事如此形容胡卫民的处境。
他举了一个例子:2003年,中央、省级媒体集体采访胡卫民,娄底市把此作为一件大事来宣传。而医院里却静悄悄的,医院有关领导甚至公开指责省科协、卫生厅组织的这次采访活动:这次集体采访会,纯属胡卫民的个人行为,是他个人组织的。
胡卫民被打成阳痿的事,医院里尽人皆知:1999年,胡卫民在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已声名鹊起。当时的医院领导为加强心血管内科力量,欲将胡卫民从内科急诊调入心血管病房,结果遭到该病房负责人陈炳华的强烈抵制。
在院领导的催办下,陈才勉强同意。1999年10月14日,在上班时间,两人发生口角,陈炳华一脚将胡卫民下身踢伤,经鉴定为轻伤,结果导致胡卫民外伤后“阳痿”,至今一直不能恢复性能力。事后,陈仅获得行政警告处分。不仅没受到法律制裁,反而被晋升、评先进、吸收入党。
陈曾还扬言:“这种不务正业的人,只要老子在,就别想进住院部病房!”
从此,作为一个业务得到充分肯定并做出了独创贡献的医生,胡卫民却只能在门诊工作,不能进住院部病房工作。作为医生,不能进住院部,意味着今后与晋升和职称无缘。
对胡卫民来说,更痛苦的莫过于是,因丧失性能力,又加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照顾家庭,妻子与他的矛盾日渐突出。最终,2003年,心灰意冷的妻子与他协议离婚,并调离娄底。
然而,对胡卫民来说,他的厄运远不止这些。
胡卫民告诉记者:自2001年12月18日起,他的心脑血管病专科门诊牌子先后16次被砸掉。他将砸烂的牌子送到院长、书记办公室请求调查。结果三天后,牌子被丢进了垃圾堆。
为抓住砸牌子的“黑手”,胡卫民派助手在办公室守夜,2003年3月20日清晨6点,终于将砸牌子的人当场抓住,报告医院,却没有任何处理结果。
院长两次欲调他去工会
2001年12月,娄底市中心医院在全省三甲医院中首度面向全省公开招考了一名院长,新任院长叫杨志毅。
新院长雷厉风行,提出要将娄底市中心医院收入和效益大幅提高,并迅速着手出台系列增加医院收入的政策。
据中心医院和娄底市卫生局一些知情人介绍:“这些政策很简单,就是鼓励医生多开药、多做检查、多收治住院病人,虚高药价,并与医生的收入挂钩,实行开单提成。这与卫生部出台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五条禁令,八项纪律’相对抗。”
而胡卫民不仅平常为病人着想,多开小处方,多开常用药,少开住院证,少做不必要的检查,尽量为他们节省每一分钱,他还建立了一个大的心脑血管病监控管理大型数据库。为加入网络的3600多名心脑血管患者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档案制度、电脑管理制度、跟踪随访制度,患者凭网卡免费咨询,免费就诊。
中心医院一名医生说:“胡卫民一年的门诊量有6000多人次,是全院最高的,又有很好的医患关系,根据医院的提成方案,只要稍微动点心思,他的收入肯定非常高,领导肯定也很高兴,但胡卫民下不了手。”胡卫民自己则说,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很普遍,他不能要群众的救命钱。他一年收的住院病人只有三四十个。
由于胡卫民总是“不开窍”,因此奖金总未见涨。一些科室的医生每月的奖金达三四千元,有的甚至更多。而胡卫民每月奖金却只有200元左右。
娄底的许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每月十元钱制服高血压”的“氢卡阿尼”方案。
这一方案就是胡卫民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临床实践“炮制”的,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首都医科大学著名心血管专家余振球教授评价他的方案:“真正实现让每一个患高血压的中国人服得起降血压药代表当代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推广价值。”但是这一方案却遭到医院批评。
据医院有关人员透露,2002年,杨志毅上台不久后,医院在心脑血管防治工作上的态度是:只让胡卫民一个人干,不增加人员、场地,一般不购置诊疗设备,更不能做重点专科发展。连胡卫民仅有的一名助手也被抽走。胡卫民只好自己花300元钱雇请一名助手协助工作。
血液动力学分析仪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必需设备,胡卫民告诉记者,两年来他申请过多次,并立下军令状:如果一年收不回成本,全年不要一分钱奖金。最后通过娄底市有关领导的叮嘱,杨志毅才拍胸脯承诺购买设备,结果还是拖了一年多才买回来,但至今配套设备未购全,不能使用。
据娄底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透露,2002年6月28日,以市委副书记牵头的娄底市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市卫生局研究决定,在娄底市中心医院成立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具体由胡卫民负责。但是至今,研究中心依旧没能成立。
对于 “不开窍”的胡卫民,院长很不满意。
娄底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胡卫民是娄底乃至全省全国有名的心脑血管防治专家,是个抢手的‘宝贝’,是娄底的光荣。而荒唐的是,杨志毅却几次要调胡卫民去做工会干事。2003年杨志毅两次找胡卫民谈话:“听说你多才多艺,院里决定调你到工会来做干事。”
此事在相关主管领导的干预下,结果才不了了之。
检举招来恐吓报复
在许多朋友眼里,胡卫民是一个“相当老实,胆小怕事的读书人”。
“胡卫民居然会和院长杨志毅公开干上,简直不可思议。”胡卫民一位要好的朋友这样说。
2003年,娄底市中心医院制订了《经济管理方案实施细则》。记者看到这份《细则》规定:“门诊、住院病人发生的药品收入计入开单医生所在科室作为该科室药品收入”,各种化验、检查实行开单提成。例如:光子刀每次150元、支架置入每次300元、磁共振每单20元、住院证每单提成20元。
据中心医院的一些医生透露:“在这种管理制度引导下,某些医生为提高收入和奖金拼命开药,能用国产药治好的病用进口药;能用普通药治好的病用新特药;能用一两种药治好的病用三四种药。”
一方面是开单提成,另一方面是虚高药价现象触目惊心。胡卫民等人根据32种药品的对比,许多药品,厂家、药名、剂型、剂量完全相同,医院与外面药店的价格相差数倍,甚至十倍以上。一种由武汉滨湖双鹤药业生产的100毫升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心医院价每瓶15元,离医院不到500米的某药房却只卖1.4元钱,价格相差10.7倍。
中心医院为追求经济利益,违规收费现象严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取的资料表明:2004年8月,娄底市审计局发现该院2002年至2004年5月期间,在点名手术费、点名麻醉费等方面违规收费达90多万元,其中点名手术费就有35万多元。
病人住院费用连年上升,娄底市中心医院每个住院病人平均床日收费从2001年的265.89元涨至2002年的318.35元2004年又跃至398.57元。
通过这些方式,娄底市中心医院短时间内收入迅速增长,年收入从6000余万到8000多万,到2004年跃上一亿元的台阶。
然而,据医院财务科的资料显示:目前医院已欠款4382万元。
2004年11月16日,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卫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检查情况通报中,该院病人满意度和医院建设为全省倒数第一,综合评议和乱收费为全省倒数第二。
胡为民备感忧心忡忡,中心医院是在玩“杀鸡取卵”的冒险游戏。这种赚钱方式是不能长久的。
“‘娄底地区人民医院’的名字改成了‘娄底市中心医院’,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改,更不能换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胡为民多次在不同场合发出这种“不和谐的声音”。
身为市政协委员的胡卫民,为医德医风深感忧虑。他在自己诊室的墙上公开贴着宣战牌:“医药代表谢绝入内,本人拒绝吃请回扣。” 他把厂家塞给他的回扣交到了反贪部门。2001年11月25日,他的诊室里发现画有斧头白骨、写有“小心狗命”的恐吓信。
而接下来,胡为民看到的事实却更令他痛心。
医院购进2台新CB机、磁共振机,价值288万、485万。结果却是二手货,旧的翻新。
娄底市审计局对该院2003年6个月的药品采购凭证进行抽查,抽查到的16个公司的215个种(批)次药品中,有157种(批)次的药品实购价高于市药品采购中心当时的合同价,达73%。审计部门还查出,2002年至2004年该院药品违规差价收入1183.85万元。
2001年11月前,医院拿津贴的中层干部有87人,而现在却达到了167人。
胡卫民在市政协会议上呼吁整治医德医风,并向市里有关方面反映医院存在的问题。
2003年3月13日,胡为民的办公室又被人塞进了一张画有人骷髅和尖刀的恐吓信。
2004年8月一个深夜,他再次接到恐吓电话。
更为严重的是,一次,他的小孩在街上玩耍时,忽然被人粗暴地扭住脖子,恶狠狠地威胁道:“长得倒是不错,但要小心小命啊!”
万般无奈下,去年12月6日,胡卫民向医院递交了辞职信。同时向《光明日报》记者寄去了自己的辞职信,并接受记者采访。他在辞职报告中写道:“我和医院的矛盾不是个人恩怨,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
辞职事件掀起风波
“胡卫民不是第一个辞职者。”中心医院的职工扳着指头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已有至少10位高级职称的专家辞职离开中心医院。
12月16日,《光明日报》以《他为什么离开这家医院》为题报道了胡卫民的辞职和该医院的一些问题。文章见报后,央视国际、人民网等网络媒体迅速转发,一时间,胡卫民和中心医院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辞职风波”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形成了一种紧张局势。
据娄底市卫生局和中心医院有关人员透露,医院领导得讯后召开紧急会议,居然成立了调查组。据与会人员事后讲述,院长杨志毅在会上拍着桌子说,“要对一切损害医院形象和利益的行为进行清算。要将组织者、策划者、泄密者、参与者查出来一网打尽。”针对《光明日报》的批评,杨矢口否认是医疗腐败,只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管理手段,认为很多医院都是这么干的。
12月24日,医院又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专题讨论 “胡卫民事件”。
12月25日上午,在胡卫民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张写有“小心狗命”的恐吓信。
今年1月4日,记者联系上了杨志毅,杨志毅说胡卫民没有辞职,有关媒体报道失实,是假新闻。记者提出相关采访要求,杨志毅以“胡卫民的事涉及到我个人”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在娄底采访时,有知情者提醒记者“中心医院的水深得很。”
他举了几个例子: 2002年,身为院长,杨志毅非法持有警械,用电棒打女医生被某女报头版曝光;2002年,该医院有12名医务人员收受吸毒人员财物,向他们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yao品,被娄底市公安局立案侦查;2002年该医院因计划生育被一票否决;2003年,该医院被查出一次性血液透析设备重复使用5次,达一个月之久;2003年在娄底市行风评议中属全市倒数第一;2003年、2004年,被娄底市综治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2004年11月16日,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卫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检查情况通报中,医院病人满意度和医院建设为全省三甲医院倒数第一,综合评议和乱收费为倒数第二,受到卫生厅的点名批评和责令整改。最近,娄底市药监局又查出该院从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进药品和医疗器械。
杨志毅试用期满一年后,有关部门组织考核,民意测评的结果为42%的反对票。按相关公开招聘干部的考核规则,超过30%反对票将被否决,但最后决定结果是延长试用一年。第二年没有考核,第三年考核结果尚未出来。
市委书记挽留“为民医生”
12月20日,在娄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1000多名患者联合署名的《致娄底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在这封长达105页的签名信中写道:“胡卫民医生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专心钻研,成绩显著,对人民赤胆忠心,对腐败现象,无私无畏,英勇奋斗,这样的人被迫辞职岂不令人深思?”
据一位政府官员透露,中心医院的有关问题引起了娄底市领导的重视,胡卫民“辞职风波”将成为揭开盖子的一个导火索。
有关知情人透露,看到《光明日报》报道后,蔡力峰当即对娄底市中心医院有关领导说,“对老百姓要常怀敬畏之心,在工作方法上要崇尚简单之美,在不正之风面前要张扬正气之魄”,指出这么优秀的医生不能走,要想尽办法留住胡卫民。
2004年12月28日上午,蔡力峰在办公室约见了胡卫民,对他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真诚地希望他能留下来,并承诺对其反映的有关情况,要查清楚。
12月25日,市委副书记胡旭曦得知胡卫民辞职后受到恐吓电话和恐吓信的消息,拍案而起,立即指示,派出得力干警,对胡卫民进行24小时保护。
在市委书记的挽留下,胡卫民表示暂时留在娄底市中心医院。
胡卫民留下来了,但他依旧对自己的命运不敢乐观。 本报记者 欧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