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性
我国的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有乙肝感染的背景。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由于母亲为HBV携带者而感染HBV,其中有相当数量将会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HBV的抵抗力
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60℃加热1h,98℃加热1min,乙醚或pH2.4处理6h均不能完全灭活HBV。
在121℃高压20min、100℃干烤1h、100℃直接煮沸2min、0.1%高锰酸钾2-5min、1:4000甲醛37℃ 72h、2%戊二醛10min、5%石炭酸和来苏尔15min、0.5%过氧乙酸、3%漂白粉溶液、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可灭活HBV。
灭活后的HBV无感染性,但免疫原性仍可保留。
HBV流行的职业分布
因暴露于HBV的频率和强度不同使不同的职业人群HBV感染率有一定差异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血液透析、外科、口腔科、化验室)的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数倍。
妓女(暗娼)、犯人中HBV感染标志的流行率在我国高达85%以上
人群易感性
人对HBV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可获得持续性、特异性免疫。
HBV不同亚型之间可有交叉免疫,但与甲、丙、丁、戊等其它各型肝炎间无交叉免疫。
我国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和其他年龄的乙肝易感者( 40%左右),包括部分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
传染源
各型乙型肝炎病人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
乙肝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
急性乙肝病人
潜伏期后期既有传染性
发病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降低
肝组织病变
急性黄疸病人
慢性乙肝病人
传染性与肝脏病变程度无关
与血中HBsAg滴度相关——与HBV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ASC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
我国无症状HBV携带者数量多、分布广、活动性大;大多数人携带病毒时间长,是我国的乙肝传播的最主要传染源。
影响ASC的传染源作用和传播机制的因素 HBsAg和HBeAg、HBV-DNA等指标是否同时阳性,即传染性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呈正相关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不同体液中HBV的浓度
高
中
低
血
精液
尿液、粪便、汗液、泪、乳汁
血清
阴道分泌液
伤口渗出液
唾液
母婴传播
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近30%的ASC为此途径感染。
母婴传播包括3个阶段: 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 产程传播:生产时被感染。 产后传播:抚养过程中被感染。
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
→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
→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出生后通过哺乳等密切生活接触的水平传播
HBsAg(+)母亲的婴儿生后一年内将有40%以上HBsAg阳转
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半年内80%以上受到传染;一年后,近100%HBsAg阳转,其中80—90%将成为慢性携带者
如ASC母亲HBeAb阳性,其婴儿被HBV感染的机率要小得多,且多为自限性。
医源性传播
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
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
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等途径,使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
有人曾观察注射后注射器留液的感染性: 注射后留在针尖上的第一滴液体,在39次中有17次发现红细胞,红细胞从针尖处转移到注射器内的液体中只要45秒。注射10-7 ml 1:10 补体结合滴度的HBsAg血浆,可引起隐性感染,并可能成为ASC ;注射10-4ml可引起显性感染。对静脉吸毒人群HBV感染研究结果显示:HBVm为88.24%;HBsAg携带率为40.81%。
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彼此间的传播。其主要通过: 性接触、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性接触在乙肝的传播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在卖淫妇女中HBVm阳性率为89.47%;HBsAg阳性率20.24%。
在对幼儿园(3—5岁)儿童的HBV感染状况研究中观察到,在HBsAg阳性率高的班级,其易感儿HBsAg年阳转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率低的班级。
无症状HBV携带者(ASC)问题
形成原因: *围产期和婴幼儿期被感染 *机体免疫机能低下
转归: 自然阴转:平均年阴转率1%-3%
阴转与感染HBV的年龄有关:<14岁阴转率1.7%, ≥15岁阴转率3.2%
阴转与HBsAg滴度及HBeAg有关: ≥1:256为13%,≤1:128为42%、 HBeAg(-)32%,HBeAg(+)7%
乙肝感染年龄与变成携带者的机率
感染年龄
HBV携带者的机率
出生
90%
1-6月龄
80%
7-12月龄
60%
1-4岁
35%
较大儿童和成人
10%
儿童HBsAg阳性与母亲的关系
在对3—5岁儿童HBV感染状况进行研究时发现,HBsAg阴性母亲与阳性母亲的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1:1.95;广西的报告显示为1:2.35,由此提示,我国的HBsAg阳性人群中约有1/3与母亲有关,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围产期传播。
双亲对子女HBsAg感染的影响
双亲HBsAg阳性情况
被检子女数
子女HBsAg阳性数
阳性率
父母均阳性
452
199
44.03%
母阳父阴性
2697
1035
38.38%
父阳母阴性
2979
536
17.99%
父母均阴性
26173
2049
9.20%
家庭聚集性
有HBV携带者的家庭较无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中,HBsAg的检出率高6.8倍、Anti-HBs高2.7倍。
新婚夫妇中,一方HBsAg阳性,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后经过2.25年,原未受感染方有52.6%发生感染,其中14%将变成HBsAg携带者。
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母亲为HBV携带者的婴幼儿
医务人员
HBV携带者的性伴侣
HBV携带者的其他家庭成员
儿童福利院收养儿童
娼妓、静脉吸毒者
监狱犯人